图片故事:杂技界的“北大”梦[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1-22  发表评论>>

图片故事 杂技界 北大梦 北大 梦想 杂技 名师出高徒

2013年1月17日,山东宁津,记者探访宁津杂技艺术学校。图为两个女孩在独轮车上练习顶碗。图片来源:草本生活/CFP

2013年1月17日,山东宁津,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无数家长追求将孩子送去名校,交给名师。在山东宁津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没有豪气的校门,没有先进的硬件设备,甚至只有厨房没有食堂。但它却着实是一所有50多年历史的“名”校,从这里走出的很多孩子都活跃于世界的舞台上,这就是宁津杂技艺术学校。

宁津县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在行内亦流传着“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团”之说。这所杂技学校的校长夫妇也是练杂技的出身,并因杂技结缘。他告诉我们,学校早在1959年就已建立。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宁津杂技的名气要远大于吴桥杂技。当时宁津杂技团的人数众多,名气很大。但到了之后的一段时期,杂技团被取消,演员流入各地。也恰巧是这个时候,吴桥县的杂技开始发展起来,并渐渐被人熟知并接受。

现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杂技学校已颇具名气,因种种原因,学校条件虽然比以前好了不少,却仍待改善。孩子们在这里学杂技,是不需要学费的,一年只需缴纳2500多元的生活费。这里的学生也不仅仅都是省内的,他们来自全国的各个城市:石家庄、酒泉、甚至从黑龙江来这里学习杂技。

50年的风风雨雨,学校也经历着大起大落。学生最多的时候能有70多人,最少的时候则只有十三四个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杂技在国际上的声誉越来越高,但似乎越来越少的父母会把孩子送来学习杂技这项传统技艺。也许在他们眼中,杂技这项蹦蹦跳跳的技艺远不如武术、体操等来的体面。现在,杂技学校里这些学生父母则大多是外出打工人员或是在家务农的农民。

杂技学校只负责孩子们最初的“启蒙”教育,一般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出师。这时,孩子们就会考去各地或大或小的杂技团,走向更大的舞台进行磨砺。从这里出去的孩子,有上央视的,有出国的,甚至也有学生获得了国际杂技最高奖项“金小丑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宁津杂技又迎来了它的“第二春”, 宁津县这个源于秦汉的中国杂技艺术重要发祥地再次被提起。2011年,承载着山东省宁津县杂技文化精粹的全国首家杂技文博馆展馆———宁津杂技文博馆已落成。如此一来,宁津杂技学校所承担的责任也比以前更大了。

目前,学校基本只靠国家的支持,完全是在做“赔本买卖”,但为了将宁津杂技传承下去,还是一直坚持。谈到未来,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赚钱买玩具买好吃的,去省杂技团,出国……但校长与几个老师的回答却很相似:希望宁津杂技能走出山东,慢慢的被全国熟知。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有一口气 点一盏灯——父子47年守望灯塔[组图]
·图片故事:千里高铁归乡路[组图]
·图片纪实:玉树孤儿学校——110个孩子110个梦想
·图片故事:六旬老太舞动足尖上的梦[组图]
·图片故事:都市卖煤人 用艰辛换取温暖[组图]
·图片故事:一个北大老爸的家庭学校样本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责任编辑: 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