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全国唯一赫哲族博物馆[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3-27  发表评论>>
黑龙江同江赫哲族博物馆。中国网图片库 韩加君
    黑龙江省同江市是赫哲族积聚的地方,1990年11月15日,全国唯一的赫哲族博物馆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开馆。博物馆有4个展厅,展出面积共250多平方米,展出的78件文物中,有6000多年前赫哲族人使用过的石斧、陶罐等,还有鱼皮衣裤、桦皮船、狗拉雪撬等。 118张反映赫哲族渔民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新生活的照片。
    同江赫哲族博物馆的一组以赫哲族生活为蓝本的铜雕十分令人瞩目,包括了萨满舞,冬钓,做杀生鱼,加工用来做鱼皮衣的鱼皮,栩栩如生。
    赫哲族,现有人口0.42万。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赫哲族族源可上溯到古代西周时期。赫哲族族称“赫哲”一名首见于《清实录》(公元1663年)。俄国人曾把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称“戈尔德”人,现称其境内的赫哲族人为“那乃”人。在我国,因居住地不同赫哲人有不同的自称:“那奈”、“那尼傲”、“奇楞”、“赫真”。“赫真”意为“东方、下游”。“赫哲”一称原来民居住在勤得利以上及松花江沿岸的“奇楞”人对居住在下游同族人的称谓,主要得宜于凌纯声发表于1934年的民族学著作《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赫哲族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在解放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在山林水域从事渔猎生产。阿骨打建金后开始定居。解放后,步入现代社会,但生产仍以渔猎为主。现在正向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转化。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赫哲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赫哲族在长期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赫哲族无文字,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满语南支。赫哲族内有自己的方言,以“奇楞”语为主体,各地方言通用程度有限。在同江赫哲人中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他们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渔猎文化”杜尔伯特冬捕奇观[组图]
·少数民族服饰鉴赏--瑶族[组图]
·长角苗头饰鉴赏--苗族[组图]
·少数民族服饰鉴赏--侗族[组图]
·黑龙江被遗忘的冰雪之乡[组图]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责任编辑: 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