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举行 各方热议小额信贷[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0-17  发表评论>>

2013年10月15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图为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致辞。

2013年10月15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图为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致辞。

2013年10月15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图为大会现场。

2013年10月15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图为大会现场。

 

中国网北京讯  10月15日,在第2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7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媒体界的代表,以及从事金融扶贫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人员等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中国金融扶贫的发展方向。

根据新的贫困线标准(人年均纯收入2300元/年),我国还有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贫困地区的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在贫困地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关键是要鼓励和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这不能单一依赖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金融扶贫特别是面向贫困家庭的小额信贷将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在大会上提出。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但这些地区大都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金融的盲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发展。为此,《纲要》中对金融扶贫提出了明确要求:“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额信贷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已初步形成以扶贫贴息贷款为主体,小额信贷和其他资金互助形式为补充的扶贫到户信贷工作的格局。扶贫贴息贷款始终是国家扶贫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1980年到2012年的33年间,中央财政和信贷扶贫资金共投入6600亿元,其中信贷资金投入3900亿元,占到59%。2012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332亿元,引导扶贫信贷资金投入达到500亿元。特别是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国家共安排扶贫贷款贴息资金58亿元,实际引导发放贷款1800多亿元。

作为政府金融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中和农信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在会上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肯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发言中特别指出:“中国扶贫基金会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贫困地区的实情,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特点、专为贫困农户服务、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扶贫模式。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几百亿、几千亿扶贫信贷资金平均到众多的贫困地区、巨大的贫困群体和若干年度,是杯水车薪。复制典型做法,扩大覆盖范围,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使更多贫困家庭受益,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课题。”

中国扶贫基金会段应碧会长也在会上发出呼吁:“帮助农村贫困群体发展产业,就必须得有相应的金融扶持措施。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要想为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就必须得有区别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创新思路和做法,也必须得有创新的扶持政策与发展环境。今天的会议,基本达成了上述共识。相对于全国约4000万贫困农户,1.2亿农村贫困人口来说,我们所能服务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金融扶贫方面继续创新,加大投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央领导以及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等部门已经明确提出将金融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

本次论坛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由中和农信公司承办,由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与中国小额信贷联席会协办。据悉,中国扶贫基金会从1996年起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小额信贷扶贫试点项目,旨在通过无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业务,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自立自强,脱贫致富。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项目成功转型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一家专门负责实施小额信贷项目的社会企业。中和农信扎根农村、专注扶贫,并已发展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十几年来,中和农信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62万多笔,49亿多元,近250万贫困人口直接从中受益。截至2013年9月30日,中和农信小额信贷覆盖全国15个省的90个县,其中大部分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共有贷款余额11亿元,有效贷款农户近16.5万户,30天以上风险贷款率仅为0.78%,平均单笔贷款额度仅为7947元。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责任编辑: 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