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青藏线纪行:780多名官兵长眠雪山冻土[组图]

发布时间: 2014-10-09 15:10:0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裴希婷  |  责任编辑: 裴希婷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格尔木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纪念为修筑青藏公路而献出生命的英烈  裴希婷 摄影。
   
    中国网格尔木9月26日讯 (记者裴希婷)60年前,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建成了一条“天路”,一头连着祖国的祝福和重托,一头连着高原军人和藏族同胞的幸福与希冀。今年是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也是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卫国戍边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本网记者重走青藏公路,跟随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官兵共同感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开辟一座城 打通一条路

坐落在格尔木市郊的将军楼公园,其名字源于这座城市的奠基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这座古朴的二层小楼,据说是戈壁滩上方圆千里之内的第一座楼房。而在将军楼内的墙上,青藏公路建设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伟大公路艰难诞生的不凡历程,一座城市从无到有的浩瀚过程。

60年前,为了建设青藏公路,慕生忠将军率部队来到昆仑山脚下的一片隔壁荒漠,有人问:“将军,格尔木在哪里?”慕将军将铁锹往地上一插说:“我的帐篷就是格尔木!” 于是,部队在格尔木河两岸扎下营盘,作为转运站,从此这里便成了执行进藏保障任务的前进指挥部。60年后,这个地方成为拥有30万人口的青海省第二大城市。

1954年5月11日,身为西藏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带领由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组成的队伍,来到格尔木河畔荒原,凭借“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英雄气概,开始了艰难的筑路进程。高原缺氧,寒风呼啸,物资匮乏,设备简陋,人心恐惧,是筑路大军面临的一道道障碍。然而,慕生忠却有着视死如归的豪情:“假如我死在青藏线上,就把我埋在这里。”凭着英雄的气势和战士的豪情,慕生忠指挥筑路大军边修路、边通车,公路快速向前延伸。仅用时79天,筑路大军就修通了300公里的公路,将这条亘古未有的公路修到无人的可可西里。

8月中旬,筑路大军翻越风火山,向沱沱河延伸。河水冰冷刺骨,而慕生忠却笑着说:“我受点苦,可是价值大。今天200人干了500人的活,数学上1+1=2,哲学上1+1就可能等于3、等于4,甚至更多。在最困难的时候领导者站在前头,一个人就能顶几个人用。这就是生活中的辩证法!”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道,稀薄的空气,连站着说话都觉得气喘,更不要说抡锤修路了。背水一战,苦干30天,凭着百折不饶的毅力、艰苦卓绝的努力,10月20日,唐古拉山口终于被打通。

12月15日,2000多名筑路英雄,100台卡车,跨越当雄草原,穿过羊八井石峡,直抵拉萨市。仅用时7个月零4天时间,格尔木至拉萨1200公里的雪域天路全线通车。

青藏公路的通车,拉开了青藏兵站部部队上线执勤的序幕。

活跃在青藏线上的生命因子

天路蜿蜒,雪域艰险,这条被称作“生命禁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线上,却驻守着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这支被中央军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的保障雄狮,从进军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卫国戍边的历史重任,揭开了参与青藏地区经济建设的壮丽篇章。60年来,他们累计承运各类物资800多万吨、输送油料500多万吨、运送进出藏兵员近百万人次,接待过往人员逾亿次。

“60年来,780多名官兵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生命,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青藏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田林告诉记者。四千里青藏线,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倒下,其中,师团职领导干部有28人,平均年龄不到42岁。

“我的生命因子,只有放在青藏线上才最活跃。”被中央军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干部”荣誉称号的青藏兵站部司令部原运输科科长张鼎全,把自己的人生永远定格在青藏线上。冒着高寒,忍着缺氧,他上百次带领车队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永冻带;踩着泥泞,顶着塌方,他数十次坚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1990年5月,兵站部奉命运输部队出藏。身患癌症的他,仍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主动请缨执行任务。任务完成了,他却倒下了,谁也没有把这位38岁的钢铁战士从病魔的梦魇中唤醒。

山高水长青藏线,忠诚无言高原兵。青藏兵站部始终把青藏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高举过头顶,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哪里有灾情就战斗在哪里,先后出动兵力3万多人次,动用机械车辆2000多台次,25次参加重大紧急救援,抢运物资26万吨,抢救遇险群众25000多人,被藏族群众誉为“老百姓的救命菩萨”。

变化让精彩世界尽在眼前

说起青藏线上变化,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团李勇明的妻子冯梦华深有体会。2005年她第一次坐大巴去黑河泵站看望丈夫,那时候沿途没有手机信号,只能出发前用座机告知行程。那一次,她整整坐了三天三夜的车才见到丈夫,寒冷且漫长的车程让她满腹委屈。“第二天我看到一个家属在路上走了七八天才到泵站。见了丈夫,两人抱头痛哭。我当时心里更不是滋味,觉得苦!太苦了!”冯梦华说。

对于青藏线上的官兵来说,交通条件落后,通信延迟而造成的信息闭塞再常见不过。青藏兵站部唐古拉山站指导员吴明刚是四川人。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时,他正好在唐古拉山上执勤,几乎与外界断了联系。直到地震发生半个月后,下山回家才得知家乡地震。

如今,高原官兵都住上了水、电、暖、网、氧“五通”的第七代营房。所有伙食单位都实现了“八菜两汤三主食”的自助餐。汽车兵驾驶的车辆,已由过去的大依发、老解放变成了现在的北方奔驰,重装运输连队也即将形成保障力,先后多年实现“零亡人”的纪录。青藏线“三站”部队已由过去的“日报变月报,一收一大抱,新闻成旧闻,家信大会餐”的寂寞生活,变成了看有电视,听有网络,唱有场所,玩有器材,精彩世界尽在眼前。沿线兵站建成了多个制氧站、高压氧舱和数千个用氧终端,官兵吸氧条件大大改善。依托兰西拉光缆通信线,建成了连接全军、覆盖青藏线所有基层部队的信息网络,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的核心保障能力。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到

 

/ 10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