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15年“全国文化外宣翻译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中国网11月10日讯(记者 齐凯)9日,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协办、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承办、中国文化译研网支持的2015年“全国文化外宣翻译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近150位文化及外宣系统工作骨干参加。
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巡视员赵顺国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学习文化交流与外事外宣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翻译知识和外宣技能,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探讨工作、谋划未来,同时相互交流、学习启发,这对进一步做好文化外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在讲话中强调了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他表示,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与密切。翻译工作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得到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力提高文化外宣翻译水平,文化机构和文艺工作者就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举办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文化活动,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为推动国际文化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贡献新的力量。
研修班学员按地区分为四组,四组的代表分别发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关慧在工作中不断深入研究外宣翻译的特点,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提高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推动人民艺术剧院剧目“走出去”方面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吉林省外宣办的邱兆敏表示吉林省外宣工作中对外交流活动已形成自己的品牌,并用了工作中的几件小事表明了翻译学习的重要性;浙江美术馆的闫飞介绍,浙江美术馆近几年的外宣工作成果显著,教育推广活动和涉外展览次数近些年逐渐增多,并提出了要将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作品推广出去的目标;贵州文化厅康军以贵州外宣工作为例,通过编排《唐吉诃德》,将西班牙经典作品以中国京剧传统元素呈现,引起了西班牙当地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其中剧本翻译对于承载东方美学形态、刻画鲜明的中国艺术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修班学习气氛热烈,学员除认真听课提问答疑之外,晚上还进行了内部研讨沙龙。沙龙的主题围绕外宣工作主题展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学员们分享了工作中的经验,许多学员都提到要转变外宣工作方式,站在外国人的角度,形成一种国际思维,讲好中国故事。
据悉,本次高级研修班虽为首次举办,却是去年“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研修班”的延续与深入,研修班为期五天,包括政策学习、翻译实践、作业练习、座谈交流等形式,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涉及文化系统多个专业领域,具有“实践型和应用型”、“专业性和技能性”两大特色。师资阵容汇集外交部翻译室、中国外文局、国家大剧院、上海博物馆及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等有关单位在外事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徐亚男、黄友义、王惠等资深专家将为学员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次研修班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课程设置与当前文化外宣一线工作紧密结合,将切实解决外宣工作中的问题。应学员要求,中国文化译研网还将建设演艺节目、文博信息、各地非遗等文化外宣领域常用的专业词条与信息翻译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