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午,来自湖南的杨莉代表向记者展示她这次参会带来的培育种苗和果实。中国网记者 董宁摄影
中国网讯(记者 董宁) “在去年中国食品安全十大事故中,有七起事故是由添加剂引起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村村委会主任杨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忧虑的说到,“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特别是食用色素的规范使用,推广天然食用色素。”
杨莉介绍到,近三十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近20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近40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部门规章更是有150部,初步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体系,促进了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化水平。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漏洞、生产经营方面的漏洞、消费者的安全意识缺乏和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造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隐患。
杨莉拿起她手边的一袋栀子果向记者推荐:“像这种栀子果,是非常好的天然色素原料,可提取黄、红、蓝等多种天然色素,但是这种天然色素在国内却没有什么市场,国内不少食品企业在超量使用合成色素甚至违法使用工业色素,不会去用成本较高的天然色素。”
杨莉接着向记者展示她带来的“宝贝”:黄栀果、铁皮石斛、金线莲等名贵药食同源组培苗和果实。“我带这些‘宝贝’过来,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在湖南农村已经有了科技兴农组织和成果,就比如刚才那种栀子果,除了提取天然色素,还可以入药,用来泡茶有清肺、凉血功效。我们来到北京开会的不少湖南代表对气候不适应,出现鼻孔干燥出血的情况,喝了我送的栀子果泡水后,就康复了。这种果子深加工之后的废水,养鸡场都会来买,鸡喝了这种水,不生病,卖相好。而最后剩余的废渣,含有蛋白质,也是非常经济的动物饲料。可是这么好的东西,目前市场并不太好,天然食用色素在国内市场需求不大。”
杨莉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逐步降低合成食用色素在食品加工业中使用的比例,直至和国际接轨彻底摒弃合成食用色素。政府应大力推广并扶持天然色素植物原料基地的建设,既为当地农民提供一条新的就业渠道以提高农民收入,又能为当地政府增加新的税源;加强管理,形成上下贯通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完善天然色素毒理学检测系统,制定更加严格和细致的天然色素技术标准;加强宣传,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