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开放务实亲民——记者眼中的湖南新“班长”杜家毫

发布时间: 2016-09-02 01:19: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近几日,中国政坛最令人瞩目的大事件是六大省区书记同时易人,其中中部省份湖南,原省委书记徐守盛交棒,由已执掌湖南省府三年的杜家毫继任,湖南省正副“班长”完成了顺利交接。

杜家毫从政履历由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黑龙江,再赴中部省份湖南,行政经验之丰富、眼界之开阔自不必说,其在湖南省长任上表现出的开放、务实之风,尤其让媒体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杜家毫,是在去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的湖南团“开放日”上,杜家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这年大年初二,他独自一个人到湘江边察看水质,看到很多人在江边钓鱼,他问钓鱼人:“湘江能钓上鱼来吗?”钓鱼人给了他一个白眼,说他问题问得太傻!“如果钓不到鱼,我坐在这里干嘛?”

杜家毫笑言,尽管当时被人鄙视,但看到湘江水质变好了,水清鱼畅,他非常开心。

杜家毫的小故事引来满堂笑声,他开放、务实的风范,让在场媒体记者如沐春风。

身为一省之长,为何会在春节期间暗访湘江水质呢?其来有自。

经过数年的保护治理,湘江的水变清了,鱼更多了。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重金属污染也是湖南人的心头之痛。履新湖南之后,杜家毫主抓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湘江的保护与治理。2013年8月,湖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以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恢复大生态、提升大协作为总体思路,计划用九年时间堵住污染源头,努力使湖南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除了微服实地了解湘江水质,为了呼吁湘江保护与治理,杜家毫亲自撰写了三篇文章,最新的一篇《让一江清水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于今年6月24日刊载在《湖南日报》上。

他在文中说,湘江的污染不是一日造成的,同样对她的保护与治理也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寄希望于一日之力、一时之功,需要几代人、几届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

但他又有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要“久久为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措施,一个一个难题破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努力实现一江清水的目标。”

去年6月初,湖南赴香港举办“港洽周”,期间杜家毫出席了“香港新市镇规划建设经验座谈会”,笔者也有幸参与采访。

作为曾经的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书记,杜家毫对现代城市规划与运营并不陌生,反而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独到的心得体会。但在座谈会上,杜家毫与香港城市规划专家以及特区官员的交流时,表现出的都是谦虚请教的学习态度。

杜家毫在讲话中表示,湖南应更好地学习和借鉴香港建设新市镇的经验。不管打造什么样的新市镇,都应该把规划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在规划中,又应该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长沙磁浮快线今年5月建成试运营。

他还总结道,“香港在规划时是先考虑这个地方要容纳多少人。确定多少人之后,再规划多少地,再规划多少配套面积。内地在规划时,虽然也会考虑人,但首先考虑的是干50平方公里还是干100平方公里。”

一席话让双方在场的嘉宾都会心一笑,但杜家毫对内地城市规划中存在的贪大求全、管理粗放问题直言不讳的批评,发人深思。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这是杜家毫一以贯之的理念。

杜家毫喜欢单独骑车外出上街考察民情,他曾表示自己“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

在今年5月的湖南省城市工作会议上,杜家毫脱稿讲了骑车亲身经历的故事。他说,他在长沙的道路上骑车,一会要骑上人行道,一会路断了要扛着车子过天桥,“一会被交警拦住,他也不知道我是省长,还教训了我几句。我转弯做个手势,提醒后面机动车注意,出租车师傅还把我拦住,摇下车窗,说你摆什么谱啊?又把我骂两句。你说这自行车还能骑吗?这说明我们的公共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知道当时现场长沙城市管理的官员听了杜家毫的故事是何种心情,估计只能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吧。

有一段时间,人们对高级官员的亲民秀颇有微词。但杜家毫所讲的故事让每位生活在长沙的市民都心有戚戚,没有亲身体验肯定讲不出来。

没有下属随扈,没有媒体聚焦,一省之长骑着自行车在长沙的大街小巷穿行,到湘江之畔体察民情,如果这也算作秀的话,那笔者倒是希望这样的“秀”更多一些。

笔者观察到,杜家毫经常采用亲自撰文的方式,说问题,提要求,讲道理,通过媒体的传播,把政策解释清楚,把省府工作摆在明处。

有媒体统计,在湘3年间,杜家毫共撰写文章十多篇。这十多篇文章中,有2篇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圈粉,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篇是《写在长沙磁浮列车开通试运行之时》,刊发于2015年12月,当时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快线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即将通车试运行。

在本文中,杜家毫回忆了他在上海工作期间与磁浮技术结下的不解之源,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自主技术的信心——株洲电力机车厂“告诉我在这1.6公里长的试验线上,列车已经试行了近2万公里。”他认为,“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始终走不出实验室,其对社会的价值就难以体现。”本着这样的愿景,在他主持下,湖南省府大力推动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

法国当地时间8月27日下午,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正式开馆。

另一篇题为《一次意外的“收获”》,在建党95周年之际发表,讲述了法国红色小镇蒙达尔纪与湖南“血脉相连”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蒙达尔纪小城热情接纳了数百名前来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不仅有蔡和森、向警予、陈延年、王若飞等革命先烈,还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李富春、聂荣臻、蔡畅、何长工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文中,杜家毫指出,湖南购买法雷蒙特列街15号公寓设立“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很有意义。一方面,可以让法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另一方面,还可以把蒙达尔纪与湖南省华天集团在巴黎购置的“中国城”联系起来发展旅游,让中国游客既可以到法国观光,又能参观革命遗迹。

杜家毫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专业,写文章理当驾轻就熟,文采飞扬。但笔者注意到,杜家毫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见不到华丽的辞藻,他都是用非常平实朴素的语言,讲述着不平凡的故事。笔者以为,这里杜家毫明白,他的这些文章都是写给广大普通老百姓看的。

习总在《之江新语》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风体现作风。杜家毫的文风与他的为官之风一样,朴实并且务实,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每个老百姓关心的事,说中国人共通的理。

而今,长沙磁浮快线正式载客试运营已有3个多月,截至8月20日,总客流量超过了6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7000多人次,最大日客流量接近1万。

长沙磁浮快线标志着继德国、日本、韩国后,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磁浮技术的国家,已经成为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

8月28日,“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法国”系列活动在法国隆重举行。而巴黎当地时间8月27日下午13时,法国蒙达尔纪雷蒙特列街15号,“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正式开馆,因为这座红色纪念馆的存在,湖南与法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湖南在海外也多了一扇展示红色底蕴的窗口。

关系百姓福祉的重大民生民情,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终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杜家毫的解决办法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对政府的重大决策,他通过撰写文章,把道理反复说清楚,道明白,不让老百姓心里一本糊涂账。

而在笔者眼中,不忘初心,开放务实,这就是湖南“新班长”杜家毫的做人之道,为官之本。(作者/大公网 姚进)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