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张新科
6月16日,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最新定位;7月3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工作,要求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深化区域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的内涵,切实发挥引领、辐射、集聚作用。
科教领域作为“四个中心”之一,是徐州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源泉,是徐州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始终与徐州共生、共荣、共赢,为徐州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科教规模和水平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高校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和淮海经济区首位,拥有各类高校10所(不含军事院校、独立院校),占淮海经济区高校总数的26.3%;在校大学生14.5万人,占淮海经济区内高校在校生的32.5%,各项核心指标均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
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强化淮海经济区科教中心建设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我们应当勠力同心力同心,勇于担当,大力建设具有坚实承载力、广泛影响力、持续创新力、强大辐射力和卓越服务力的区域性科教中心,全面完善徐州作为区域科教中心的体系和功能,打造高水平区域性科教中心。
笔者认为,强化区域性科教中心建设,应当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坚持理念先行引领发展。一要确立“大科教”理念,把科教事业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考量和推进,丰富徐州科教发展的内涵和维度,构建科技、教育、文化、产业等高度融合、与徐州城市地位匹配一致的“大科教”。二要优化科教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教发展要素保障,构建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的科教体系,推动科教事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三要以徐州为中心推动淮海经济区科教领域互联互融互通,促进科教实力更好转化为发展竞争力,提升科教事业对徐州及淮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四要推进区域科教同城化,引领区域科教事业整体发展,为提升淮海经济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提供关键支撑。
(一)建设具有坚实承载力的区域科教中心
承载力是指维持一定质量和规模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要强化徐州科教领域在区域内的领先地位,必然要求加强科教事业承载力建设,夯实徐州作为区域科教中心的基础。一是优化结构和布局,提高高等教育承载力。按照“调结构、促转型、上水平”的思路,完善与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布局结构,促进各类高校做强做优做精做特。借鉴与徐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城市特征类似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转型、兴建扩建综合性大学的经验,构建更加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把我市高等教育数量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和影响力优势,实现各类型高校集群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二是建立良好的经费投入机制,提高经济承载力。为地方高校发展尤其是市属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引领作用,全面落实财政扶持、投资融资、税费优惠等政策举措,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三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承载力。根据在徐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际需求和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要,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聚集环境,从给予人才引进专项经费、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等方面,吸引高层次人才向徐州集聚,形成一批能引领淮海经济区创新发展方向的学科与科研团队。
(二)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科教中心
提高科教影响力是强化科教中心地位的必然选择。一是强化高校影响力,吸引更多区域内优质生源在徐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区域内各市对徐州高等教育的认可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高等学校,支持徐州工程学院申报硕士点,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整体提升在徐高校影响力和办学层次。二是强化学科影响力,继续领跑淮海经济区高等教育学科创新和发展,建设一批彰显淮海经济区特色、在区域内有显著影响的优势学科。争取到“十三五”末,在徐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增至9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达到30个;建设省级以上优秀教科研团队70个。三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与合作研究,支持在徐高校、科研院所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建立教育科研机构,推动科教领域国际交流,提高在徐学习的国外留学生人数和比例,注重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提高在徐高校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
(三)建设具有持续创新力的区域科教中心
区域创新发展对知识资源的更高要求,需要科教领域在高智力发展和创新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撑。因此,提高徐州科教创新能力,凸显徐州科教领域对区域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一是以“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优势,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开发的链接,形成科教领域多方发展极,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与科教创新高地,助力徐州“产业+企业+平台+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二是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整合区域内优秀科创资源要素,组建跨区域、跨学科的科技研发机构,大力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依托高校现有的资源和基础,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创新创业,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在徐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提档升级,加强大学生创客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内高校创新创业的“排头兵”。
(四)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科教中心
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是徐州作为区域教育中心的重要标志。区域教育中心不仅要自身教育实力雄厚,还应对区域中其他城市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应当激发在徐各类型高校的辐射作用,提高在区域高等教育中的向心力,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共同发展。一是根据区域内各市地域相近、习俗相通、资源相似、文化相融的特征,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同城化,分层次组建1-2个淮海经济区高校联盟,牵头制定高校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推动区域同类高校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共同体”。二是牵头推动区域间教育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借“大院大所”建设之东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相互学习交流,推进校院合作、校校合作,共同发展。三是紧密结合淮海经济区城市群发展需求,创建区域师资培训基地,为区域内教师建立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凸显徐州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周边城市、服务城乡居民的“三服务”功能,放大徐州高等教育优势。
(五)建设具有卓越服务力的区域科教中心
具有卓越服务力是科教领域的职责所在。强化区域性科教中心建设,必须引导和支持在徐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创新优势,提升服务我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密切政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鼓励在徐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淮海经济区科教创新动力源,使研究成果有“用武之地”。二是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根据徐州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当提高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本区域招生规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校专业布局,建立开放多元的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健全专业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三是为徐州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建立高校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高校主动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发挥在徐高校的学科优势,依托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关键平台,进一步推动淮海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高地,推进文学作品产业化,提升文学作品在淮海经济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作者系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留德博士,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我国研究德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