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种植芦笋。 本报记者 傅倩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肖洲唐文汉)丰县孙楼街道是江苏省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清明节后,这里又迎来了头茬芦笋的丰收季节。
4月13日,记者来到穆楼村标准化芦笋示范基地,看到田间地头农民正三五成群弓着腰裁剪芦笋。穆楼村党支部书记魏崇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片基地每亩年产优质芦笋2000-3000公斤,亩产值达1.5万至1.8万元,成功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让穆楼村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也让更多村民返乡就业,开创出一条家门口就业致富之路。”
据悉,该基地项目由省扶贫办2014年专项拨款支持建成,共投资322万元。一期建成后,可带动300-350户低收入农户从事芦笋种植,从而脱贫致富。
走进芦笋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田地里农民有的带着剪刀割芦笋、有的拿着篮子装芦笋、有的在地头捆扎芦笋、有的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新割的芦笋去集市售卖,穿梭在芦笋地里,忙得不可开交。正忙着收割芦笋的王大婶告诉记者:“今年芦笋长势很好,别看现在长得稀疏,但它很快就会涨出一大截,一天就能‘窜’出个七八厘米高呢,现在还是一天割一茬,再暖和点就得一天割两三茬了。”当记者问到今年芦笋价格时,王大婶高兴地说:“去年大雪过后蔬菜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但我们的芦笋未受任何影响,今年芦笋产量可观,价格也还不错,一公斤能卖到8元至10元,一亩地下来能挣一万多元呢。”
目前,该芦笋基地产出的芦笋除了销往本地集市外,还主要销往江浙沪大型超市,甚至出口到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扶贫的种子“开花结果”,芦笋种植已然成为当地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