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山,旧称“台山”、“崇台”,再古称“南山”。户部山的戏马台是徐州历世久远的古迹,“若用武之世”被兵家视为捍御古徐州城的军事冲要和制高点。历代或于其上屯兵,或于其上安营扎寨,或于其上设立官署,或于其周立雉城、建箭楼。戏马台向称“徐州第一胜迹”、“城南第一大观”(清·王心德:《改建文昌楼记》碑)。
一、“戏马台”的源起
南山之巅为“戏马台”,源于项羽。
当年的项羽“霸天下而臣诸侯”,都彭城“统域而达九郡之广”。踌躇满志的项羽在“形胜控淮泗”的彭城城南“笼山络谷”(宋·贺铸)之地因山筑高台,作为操练军兵、检阅部队阵容、观赏士卒戏马,故名“戏马台”。史称项羽“彭城定鼎,构建华宫,筑台戏马”。
二、戏马台上的古建筑
自项羽在戏马台阅兵“凉马”,迄今2200多年。戏马台历经沧桑,台上历代大兴土木。从古至今戏马台上的建筑“势雄壮”(元·岑安卿),凌空林立。
戏马台上的“营建”,始于刘裕。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刘裕率兵北伐,驻军彭城,派遣长史王虞“立第舍”于戏马台。刘裕“第舍”在山东侧,院落坐北面南。此期间刘裕在徐州做了好几件事:一是416年增筑城池,经“更筑”的彭城“悉以砖垒,宏壮坚峻,楼橹赫奕,南北所无”。二是对彭城外的东北小城“更开广之,垒石高四丈,列堑环之小城”。三是疏浚汴水,417年从洛阳班师,“开汴渠而行”。四是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建(刘氏)宗庙于彭城”(《宋书·礼志》、《郦道元·水经注》)。
史载最为详细的是刘裕在戏马台东侧建“台头寺”。台头寺建筑规模宏大壮丽,共作三个建筑组群。寺院的中心建筑为“正庙”,其东为“汉寿亭侯(关羽)庙”,其西为近山巅的“聚奎堂”。台头寺中还有“怀古堂”、石经院。石经院中凿有水井,曰“山头井”。
南北朝初期,因“彭城要兼水陆”(彭城太守王玄谟‘上言’),处于南北争夺的“拉锯”地区。《北史》、《宋史》都记载了游牧民族在戏马台上的“临时建筑”。“魏主既至,登城南亚父冢,于戏马台立‘氈屋’”;“焘始至,仍登城南亚父冢,于戏马台立毡屋”,北魏多次驻军于彭城的“南门”外戏马台、亚父冢、“小市门”和云龙山北、东一带。
至唐代,诗人储光羲“登戏马台”,看到“天门神武”的建筑、“霸业犹存齐楚甸”,彭城南郊的戏马台一带“居人满目市朝变”。戏马台向东望去,泗水河上依然是“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直到北宋年间,戏马台上仍“楼观插穹苍”(宋·陈师道),台头“古寺长廊院院行”(宋·苏轼)。台头寺内仍有“轩廊”和石经院等建筑。今徐州古建馆存有原石经院的旧物,唐代“徐州”“大中己巳”(三年,849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残石幢。
明清两朝,戏马台庙观寺院楼阁等古建筑的续建不间断。
明隆庆三年(1569),徐州知州刘顺之,在台头寺旧址上建“三义庙”,祭祀刘备、关羽、张飞。三义庙正殿五楹,廊轩正间左右两根轩柱为盘龙顶檐石雕。正殿前有牌坊,后设亭榭等建筑,四围建有墙垣。山门外蹲踞着一对雕琢精细造型生动的巨型石狮。这次营建历经四年方完工,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五月十三日。万历廿二年,关羽“进爵为帝”,改三义庙仍作汉寿亭侯庙,单祀关羽,俗称“关帝庙”。其殿中绘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壁画。大殿“檐角飞翘,斗栱狭小”,明显地是一座明代建筑。清顺治九年(1652),关帝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廿三年(1768)二月,因庙宇久为风雨剝蚀,颓败不堪。彭城弟子李道宏、汪志仁等募化而“重修一新”。20世纪70年代关帝庙大殿基址犹存,殿前两根盘龙石柱完好,今改用作“雄风殿”的廊轩柱。三义庙石雕脊兽头“正吻”仅遗留一只,今存徐州古建馆。万历三年(1575)知州刘顺之在“三义庙”东侧偏南建东坡祠,祀宋徐州知州苏轼。清咸丰五年(1855)将府城北门“三贤祠”中的朱熹铜像移祀戏马台,建朱子祠。
明万历年间,在戏马台建白衣观音堂。清康熙年间,在关帝庙西侧殿塑观音大士像。嘉庆八年(1803)在观音殿旧址“扩其规模,增其旧制”重修。今台上存有道光廿八年(1848)岁次戊申季秋、中华民国八年(1919)五月十三日《重修关帝庙碑记》各一通。在戏马台山门对面台阶下隔街道建有官衙式一字形大“照壁”,中间墙面宽而高大,两边窄而略低,俗称“戏马台老照壁”。1984年拆除老照壁,改建的新照壁坐西面东,上嵌“西楚大观”四字。
历史记载徐州人武夫济济,而科第寥寥。戏马台居山巅,古人认为“系合郡文脉所关,映文明之天象”。徐州籍朱乾彦中“嘉靖丁未科”进士。故嘉靖廿六年(丁未年,1547),徐州工部主事冯有年(系进士出身)在戏马台上建文昌祠,亦称文昌宫。文昌宫,在戏马台上的“台中,为圆亭,其比窿然,其脊崒然,象文笔也”(即清《江南通志》卷卅三所称的‘古塔在焉’)。亭北为堂,四楹。中祠“文昌木主”。北向面学宫也。缭以周垣而门”。万历年间,修葺文昌宫,又在其后建武侠阁,与之犄角相对,取意“文武兼胜”。
自明嘉靖始,徐州“文脉昌盛”,“获秋闱者相继有人”,徐州(铜山)籍人多有登“科甲”者(据相关统计,明清两代铜山籍进士各有10人,嘉靖廿六年至清末共占15人)。清道光廿八年(1848)徐州知府周焘“捐亷俸银”,委派吏员郭华庭在戏马台东增建文昌楼。
光绪十三年(1887)徐州观察使(道员)段喆在台上建奎星阁,阁之东有亭三楹,即“耸萃山房”(段喆于光绪十三年进京,凡其所倡建的工程,均由铜山人张景武继续完成)。光绪廿一年(1895)五月初八日,“亭被暴风冰雹摧败,瓦飞栋折”,于是在“耸翠山房”原址重建文昌楼“以隆文运”。文昌楼“四壁巩固,雕楹画栋,焕然一新”,“诚所谓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较前别有奇观也”。清乾隆末年在戏马台西隅建聚奎书院。宣统二年(1910)张仁普在台上创建景贤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戏马台东南隅建吴氏私立学校,后时的文治巷即其旧址。此地原称“武定门”、“奎光门”,是为1574年戏马台“缭以周垣而门”的“门”沿续。民国八年(1919),重修关帝庙时,一并修缮文昌楼,重设“文昌帝君神位”。今户部山上保存有徐州现存最早的“儒学”石刻,明宣德八年(1433)《徐州重建儒学记》碑。
戏马台上尤以戏马台的标志性建筑“戏马台碑亭”最为著名。明万历十一年(1583)徐州户部主事姜士昌在山上立碑一通,上书“戏马台”三字,字大盈尺,为徐州兵备右参政莫与齐书。碑亭始建于清道光廿八年(1848),徐州知府周焘出资,郭华亭负责建造。亭双层飞檐六角,朱红立柱,梁栋施彩画,上覆黄色琉璃瓦,高11米。光绪十五年(1889)徐州道员段喆重修,增亭下南檐篆书“从此风云”四字匾额。由于年代久远,戏马台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或仅存基址,或多破败不堪,关帝庙、朱子祠,也是墙颓柱朽,只剩下“戏马台碑亭”和数通碑刻尚属完好。
三、户部山上“官署”的沿革
戏马台东麓的徐州元明清南北大运河
文景宗洪武元年(1368)任知徐州。“初徐州署承元末置武安州,知州文景宗徙还故宋旧治”。永乐初“上京下杭”的南北大运河整治完工,十三年(1415)设立“徐州户部分司署”。
户部分司“专司漕运”,又称徐州广运仓,两司“合署”办公,署设元末徐州新城武安州城。
明正德十四年(1519)“徐州大水,坏官民庐舍”,徐州户部分司主事李崧祥呈请户部批准,在城东南隅重建衙署。天启四年(1624)六月二日夜,因“河水暴涨”,户部分司主事张璇把户部分司署移至戏马台的聚奎堂。“六月初三午时,黄水汹涌,魁山堤溃。…冲裂徐州东南城垣(《明熹宗天启实录》)”。此次水“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官廨民庐尽没”。历时三年,水退后,于崇祯元年(1628)方“修复旧城”。
徐州户部分司移至戏马台后修缮屋宇作徐州户部分司“官署”。自此,南山戏马台遂称“户部山”。清康熙十七年(1678)废户部分司,改为“河营守备署”。
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称戏马台,“高十仞,广袤百步”。按“广袤百步”作推算,戏马台周长600多米,占地面积2.56万平方米(注:1步=5尺,1尺=0.32米)。其占地面积略小于明“崇祯城”的其他明清“衙署”建筑(徐州府衙3.6万平方米、道衙门2.94万平方米)。上述“广袤”的长宽与1952年12月《徐州市街道路线图》对照基本相当,其四至为:东至户东巷,西至户西巷,北至户北巷南口,南至户南巷北口。
1547年工部主事冯有年称,南山“缭以周垣而门焉”。戏马台碑刻记“万历丙午”年,即万历卅四年,1606年户部山重“筑石垣高四仭,保固百丈”。明崇祯九年(1636),郎中(各部置郎中官,掌管具体事务)张湘在“石垣”的门上增建箭楼。清顺治二年(1645),郎中陈嘉应在“石垣”墙上增建雉堞。顺治四年(1647),郎中王维屏在石垣门楼内增建左右板屋,以守护。康熙二年(1663)孙象贤在户部山重建四门,并命名:“北曰右节,南曰玉钤,东曰左丽,西曰金雉”。户部山衙署要地俨然城堡,坚固严实。百姓遂称为“小南城”。
乾隆廿二年(1757)弘历登上户部山,留有诗作《戏马台用谢灵运诗韵》,诗中所见、所闻;有感、有悟如下。“逸志讬邱园”——邱园,即园圃。南山山西园圃庭院是自南而北围绕戏马台的魏家园、刘家园、张家园,它们是古南山“小圃傍城郭”,以园圃命名的“居宅建筑”的由来。“秀色城头列”——乾隆帝称户部山为“城”,或许也是“小南城”的来历。特别是“途便台头寺”,是说台头寺尚存;户部分司、河营守府以台头寺为“署”。
四、现存的余、翟、郑三家大院与户部山衙署建筑
今户部山东南隅现存的余、翟、郑三家大院院落平面布局依旧,建筑结构完整,建筑外观保持旧貌,建筑内部大木构件基本为建造初时的原物。
余家大院――现存院落面阔72米,中院进深50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由左中右三路院落组成。
院落沿革:余姓祖籍安徽歙县西郊山区,向为“行商”,经营茶业,来往于江、浙之间。清雍正年间,余家在徐州开设“茶行”。乾隆初,家业渐盛,在徐州城北关一带定居。乾隆中叶余家购置了原属尚家的现中路“四进院落”。嘉庆年间购置户东巷现在翟家与之相连部分,后转手翟家。同治年间购置现东路的东花园部分,不久东花园南院也归于余家。光绪末,西路院也归作余家。清末民初形成了气势恢宏的现存余家大院。
建筑特征:1.余家大院中路院落为中轴左右全对称平面布局,严谨有序,居中轴线开“大门”。属衙署建筑特有的“门道中开”、“大门朝南”,院落宽敞气派。2.现属余家的三进深院落布局,形似“官衙”的大门、内门(今所称的客厅,实为穿堂)、大堂(宽敞明亮,为公厅正房,在主院)、二堂;前后院的两厢房屋均为“六房”职能部门办事机构。3.附属院落功能使用明显,东、西路院落总体平面布局结构严整。东路后院为过往官员留宿接待(衙署的寅宾馆);西路后院为司署官的“内宅”,前院为书办典吏办公用房。4.与广运仓办公地原设置相同,有东、西花园作“游憩之所”,东花园建有花厅、亭阁、花圃、凿池、筑山。西花园依山就势,建有“蝴蝶亭”、花厅,凿有鱼池。5.有的房屋尚留有诸如“悬山顶”屋面等官式建筑的遗迹,这是明清盛时民居建筑所不允许使用的。
翟家大院――现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主体院落似为呈“曲轴”的三进深院落。翟家世居山西,原为晋商。明末迁徐州,清代中期成为徐州“富户”。翟家居住处原为王姓,后又购置陈姓的后花园。1920年后花园归于一墙之隔的郑姓。大有名气的 “郑谷”西花园,取意为南山的“谷”中之园;建“伴云亭”,取“亭宫天近,云来常伴”之意。伴云亭之园占地550平方米,现属翟家,与余家相通,与西花园相连,为原“衙署”中的花园。
“伴云”二字,一说为1923年夏天张伯英寄住时所书;一说早年为乾隆皇帝所题,后轶失,张伯英重书。
从翟家大院的建筑平面布局看,此处与余家大院早年应属一完整体系建筑群。余家大院中路轴线至“二堂”处,因地就势向东转一角度,建筑功能为衙署的“内宅院”,向北依次为“三堂”院和在任官的“后宅楼”。三堂依山势而建,面阔五间,坐西朝东,仰首看去,气度非凡。过东夹道为任官“内宅”,有东西两院。从东跨院有东角门外出。此部分“衙署”三堂、后宅作私家居住后,虽对原有建筑作了改造,但仍能看出原旧有建筑组群的整体布局。“郑谷”西花园是明清时“户部衙署”的花园,故乾隆能有幸“到此‘途便’一游”。
郑家大院――郑家明末徙宿迁,清初迁徐州。同治年间家道“颇有实力”,移住户部山。先购置今南院,后又盘下北院。占地面积1770平方米。郑家大院南北两路院落,大门朝东向,进过道前院,可去南、北跨院,向西进入主院。主院正房堂屋坐西面东,南主院堂屋面阔五间;北主院堂屋面阔三间,两院的左右厢房面阔均作三间,建于高台基上,设垂带式踏步,都为官式建筑样式。主院落房屋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建筑规制严谨,院内空旷宽敞。
余家、郑家大院组成为左中右三路、前后四进院落的总体平面布局,轴线南北贯穿、院落布局间隔分明。其建筑特征中路宽敞庄严;西路质朴典雅;东路雕饰尚华。
从上述分析看,余、翟、郑三家大院总体是明、清“户部衙署”延续下来的古建筑,占地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据调查,户部山东南隅三家大院之前的原住户是尚姓大户人家,号称“尚半山”,即原尚家占据有半个户部山。至于老辈人说“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那应是清末和民国初年的事了。
五、河营守备署的最后遗留
上世纪80年代明三义庙、耸翠山房及戏马台东部的建筑,虽破败不堪,其遗址、遗迹尚历历可辨。因河营“守府”的位置可追溯至明户部分司初移迁的聚奎堂,从前文可知聚奎堂地在戏马台东的刘宋台头寺西隅近山巅处,地理位置指示十分明确。
今戏马台景点的东北角,诗碑廊东段之东隔邻有一座封闭的小四合院,称“小东院”。上世纪80年代重修戏马台此处是规划图上注明要“保留”的老建筑之一,经修缮后设置为外宾接待室、办公用房。这座小四院南与郑家大院紧邻,坐西面东,另开有面朝东的大门。院中有枝叶婆娑的古银杏树一株。今存正殿和南、北厢殿,殿堂均各三楹,屋面为单檐歇山落翼大屋顶官式建筑样式,地处戏马台东侧古台头寺西隅近山巅处,似为古聚奎堂旧址,笔者疑为是户部山分司衙署最初的迁驻之地,也是河营“守府”最后的遗留。
徐州地方志记,徐州城北徐家大院徐奇(1689~1756),康熙戊戌科(1718年)武进士,先任高宝运河河营千总,又任徐州河营“守府”(镇守史)。在任十六年(大约在18世纪前半期),“治河有术”,“官声卓著”,有“仁瞻一乡”之美誉。据徐家大院徐奇直系老辈人口耳相传,徐奇任河营“守府”时,非常辛劳,天天骑马来往于户部山、城东门外和城北家中。那时河营“守府”署就在户部山小东院“办公”,河营驻扎城东门外,且河营“守府”署之地一直未变。
六、清嘉庆“永远示禁”碑
2001年9月5日在崔家巷的西口,发现了清“嘉庆十三年三月”刻《永远示禁》碑。碑高1.2米,宽0.5米,厚0.2米(《都市晨报》2001.9.12-4版)。
碑文如下――“郡城古迹,凡有关风水者,俱不准附近居民擅自拆毁。户部山旧存玉钤、右节、左丽、金雉四门,历经重修,更应按旧制进行保护。(遇有)附近居民有不知情况者,(擅)自行拆除,(见者)要赴县禀报。特授江南徐州府铜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朱为,立于清嘉庆十三年”(《彭城晚报》2007.5.15-A03版)。
由碑文可知,“永远示禁”是为保护“郡城古迹”,包括户部山城堡。为防止附近居民擅自拆毁户部山“四门”及“旧制”建筑物,而由官方发布的告示。哪能是保护“私产”的“保护令”。
据史料记载,至清康熙廿五年(1686)后户部山城,仍是“设置官署”使用。今由《永远示禁》碑可知,直到嘉庆十三年(1808)户部山“小南城”的“石垣”墙和“四门”仍保存得基本完好。至于山上的原“官署”建筑物,无可置疑地“更应按旧制进行保护”。
与《铜山县志·内外城图》对照,“小南城”的西墙垣沿“中和街(彭城南路)”一线;金雉门在西南角,出金雉门即中和街,这两点已为“永远示禁”碑的发现地所证明。“玉钩”南门在“朱子祠”南,户南巷的北口,宋时称“台下有路名玉钩”即指此地,故以玉钤称。“左丽”门,左为地理方位的东向,左丽东门在户东巷的西口,由此东去“下街”(即三民街,今解放南路)。“右节”门,虽在地理方位上偏西,但是为北通“马市街”的北门,这些都能够与地方志的记载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