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行宫东侧华祖庙遗址。
二环北路华祖庙路牌
市中医院保存的原华祖庙华佗铜像。
城北茅村镇东北大蔡邱华祖庙遗址。
华佗庙或华祖庙都是纪念华佗、追思华佗救死扶伤恩德的庙宇。查阅徐州府志可知徐州市有十余座华祖庙,其中徐州市区有四座。
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医,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主要事迹是创立五禽戏和发明麻沸散。他以徐州为中心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
华佗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正值军阀混战、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的时候。诗人王粲在《七哀诗》里,这样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可见当时大众百姓的生活是多么惨不忍睹。看到这些,华佗非常同情,他一不求名,二不求利,带领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几个徒弟游乡行医,用土方治好了无数病人,控制住了疫情。后来华佗被曹操请去为其医治“头痛”,终为曹操所害。
徐州百姓感恩于他,多处建华祖庙以纪念他的大恩大德,这种崇拜和纪念从徐州扩大到了全国,北到北京、西到西安、南到福建都有纪念华佗的庙宇。在接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间祭祀华佗上升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清朝《同治徐州府志》载:“华祖庙,铜山县有四,祀汉神医华佗,一在南门外半里许,古建,康熙戊寅知州宋诚立挂剑台事实碑,三十四年总河于成龙书践信泉台四大字立碑於台,本邑土民相继重修,庙后有墓,相传为华佗墓;一在云龙山北麓,乾隆二十一年移建龙王庙东;一在北门外、河北堤下;一在城北二十里。”这四座华祖庙现在位于市区哪里?是否还能寻到相关踪影?笔者做了一番探寻。
1. 南门外华祖庙
位于徐州市中山南路第八中学操场处,先有华佗墓后有华祖庙:《姜州志》说万历初知州刘顺之立祠墓前。刘顺之1575年任徐州知州,该庙始建至今已有430余年。海云电脑城建设过程中,此庙被拆除。庙内华佗铜像被徐州市中医院收藏保留,铜像头戴纶巾,身穿宽袍大袖,盘一大扣,正襟危坐,面目慈祥。
2.云龙山北麓华祖庙
云龙山北麓华祖庙是乾隆第一次到徐州“阅河”后移建在乾隆行宫东侧的。
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乾隆第一次到徐州阅河,当时水灾刚过,饿殍遍野,瘟疫流行,乾隆见徐州河患非一日可解,便指示地方官修建龙王庙及行宫,以便日后来徐“阅河”时居住。时任两江总督的尹继善亲行察勘,选定了行宫的地址,他认为云龙山之北可建龙王庙,西北有地高爽平坦,可建行宫。于是绘图呈送乾隆皇帝审阅,乾隆朱批:“知道了。钦此,又奉。”又有朱笔旁批:“此不过在庙旁就便一宿之地可耳,何须多费?庙墙周围宽展,足容数间,憩息一宿为妙。钦此。”龙王庙于当年五月动工,十一月完工。
与龙王庙一墙之隔的华祖庙,《同治徐州府志》是这样说的:“在云龙山北麓,乾隆二十一年移建龙王庙东。”这一句话,不论华佗庙以前就在云龙山北麓还是在其它地方,可以肯定的是为了福佑百姓,华祖庙是从异地迁移过来的、建在龙王庙东侧的;“乾隆二十一年移建”很明显《同治徐州府志》把移建时间记载错误了,移建时间起码要在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到徐州“阅河”并同意建龙王庙之后。
1771年漕运总督高晋把精刻《南巡盛典》进呈乾隆皇帝,其中徐州行宫图明确标注了华陀庙的位置,在龙王庙东侧。龙王庙和华佗庙都是坐北朝南,大门朝南。乾隆行宫坐北朝南但是大门是向东的。
道光版《铜山县志》记载,云龙山行宫南起云龙山,北至土山,东接御桥,西至中山南路。无疑,乾隆行宫把龙王庙和华佗庙也包括进来了。御桥就是当年乾隆皇帝来徐州去行宫路过的一座小桥,这座小桥1995年的时候还能看到踪迹,就在天成开发公司办公楼的东面。
彭城路同和平路相交的路口,现在还有许多老人叫它御桥口。根据御桥的位置,原华佗庙大概就在乾隆行宫碑廊的东部。
3.北门外河北堤下的华祖庙
北门外河北堤下是指黄河北岸的大堤下面。
查阅《同治徐州府志》可知,黄河北岸有一条4500米长的大堤,南起子房山北至九里山,目前此大堤依然存在,只是不太完整了,该堤的走向是从子房山、四道街堤东村、四道街建设村、徐州市三十三中、经永嘉花园、怡美家园、水苑长桥小区、直取九里山的徒山。
这段大堤修建于康熙三十八年,距今已有317年的历史,部分遗址清晰可辨,四道街堤东村的大堤有四米多高,徐州市三十三中的大堤有8米多高,永嘉花园西北角的大堤还剩2米多高。再往北延伸到水苑长桥小区,大堤就很难辨认了。
经实地探寻,发现大堤北侧有两处和华佗有关的庙宇。二环北路北侧有华祖庙路,经老年人确认,路标指示牌北30米处即是原华佗庙遗址,原华佗庙为青砖合瓦的四合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改为堤北小学,后来重建改为徐州市商业中专。目前新的工程已经开工,原有寺庙的青砖围墙及50公分厚的墙垛在拆迁中也暴露出来。另外一处在堤北村华祖庙街22号对面,叫华祖庙,原是三间堂屋的小庙,门前原有功德碑一块。
据堤北村老年人叙述,华佗庙是一座大庙,华佗被害后尸身就葬在大堤处,华佗庙的香火旺盛,清明节还有庙会举行。这样说来,这处华佗庙无疑就是《同治徐州府志》载的北门外河北堤下的华祖庙了。
4.城北二十里的华祖庙
城北距离徐州二十华里的村落都在茅村镇以南,有东南庄、龙庄、庙山、周屯、黄屯、蔡屯、李瓦房等等,经实地打听,没找到和华佗相关的庙宇。
翻阅《同治徐州府志》,偶然看到建置考里面有华祖庙寨:“城北三十五里同治三年建,旧属三乡。辖村四:华祖庙、大蔡邱、小蔡邱、陈家山”。地图上大蔡邱在茅村镇的东北。
驱车前往大蔡邱村,果然问到了华祖庙,此庙就在大蔡邱的北边,鸡毛山的山脚。
徐州市文物局和贾汪区人民政府2015年已经立碑并解读:
“华祖庙(清)为纪念三国神医华佗而建,原庙内的雕塑及其他配套建筑在文革中被拆除,现仅存三间主殿。主殿为石砌墙体,两面坡硬山顶屋面,灰色板瓦,整体损毁严重”。
按说,此庙如果香火不旺、名气不大,如此偏僻却把庙名当作寨名十有八九不太可能;这么有名气的寺庙不纳入府志的古迹篇也不太可能。难道这就是“城北二十里的华祖庙”?
计算了一下行车记录仪,从市区百货大楼到华祖庙村实际距离是四十四华里,和府志讲的城北有华祖庙20华里差距太大。仅从距离上就可以否定这个华祖庙不是府志记载的华祖庙。
探寻华祖庙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在游览中,我们可以感受宗教的文化,还能阅读悠久的文明,体会古代圣贤崇高飘逸的精神。虽然第四个华祖庙的考证没能落实,但是耳边已响起周杰伦在《本草纲目》中唱道: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看自己反我民族意识,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甘药莲子,黄药子谷斗川楝子我要面子,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