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徐州新闻|图说徐州|县域新闻|文明创建|徐州风光|精彩视频|人文徐州|生态宜居

战火中幸存的《张山人像》副本

发布时间: 2017-07-2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杨楠 | 责任编辑: 杨楠

此为刘晓收藏的有张伯英题字的《张山人像》。《张山人像》原藏于云龙山张山人故居,在1938年日军轰炸徐州中幸存下来,此为1942年临摹之作。期盼读者方家对此画进一步解读。

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云龙书院和张山人故居的后期布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上周,徐州藏家刘晓带来的一幅有张伯英题字的《张山人像》引起专家组的重视。

展读此画中的题字可知,这幅在1938年日军轰炸劫难中幸存、1942年由僧人带至北京张伯英处被复制并题字的画像,经受了动荡年月之后保存下来,既记录了徐州人文书画的一段历史,亦是徐州抗战历史的珍贵见证。

在日军轰炸中幸存并复制

张山人,北宋时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因苏轼主政徐州时与张山人交好,留下了多篇诗文而闻名。

这幅《张山人像》中的张伯英题字,经徐州市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卢润生和徐州工程学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薛以伟校正,实录如下:

岁甲午(1894),予读书云龙书院,偕陈璞完、葛敬生、家姪蔼荪,诣放鹤亭,访僧紫庵,观山人像。

戊申(1908)冬,予归自皖,田少白太守饮予于逍遥堂,复与祁汉云、张翊廷、赵毅斋同观。时少白重葺放鹤亭,为像赋诗也。

今夏紫庵之徒携像来平,语予曰:“自遭时变,亭中百物荡尽,僧流离颠沛,与此像俱未敢失坠。山中尚无宁居,请暂存此。”稼盫仁兄见之,命工临写,属题记。

东坡在徐,诗文投赠之多无如山人,而山人撰著无传。即山人同时之彦与坡公相酬答者,陈后山之外,皆无一字留遗。盖徐四战之地,被兵常酷。

戊寅(1938)五月,先人敝庐以及手泽同化劫灰,相知之家无得免者。况自宋迄今,兵燹迭更,文物与烟云俱渺,山人遗像仅免于烬,亦幸耳!稼盫景企乡贤,留此像副本,使后人有所瞻仰,用意良厚。念昔两次同观者,惟毅斋及予存。书此,可胜太息!

壬午秋(1942)七月彭城后学张伯英。

《张山人像》,燕山陈卓绘放鹤亭原本。

据这段题字可知,张伯英在云龙书院读书时,曾与好友及子侄游云龙山古迹放鹤亭、访紫庵僧人,观看张山人故居中的张山人画像。十数年后,田少白重修放鹤亭,张伯英与太守田少白及文人同观此像,并赋诗。1942年,紫庵的徒弟带着张山人像到京找到张伯英。原来,1938年日军轰炸徐州时,云龙山也遭受了连番的炮火,这幅画在被炸的张山人旧居中幸存下来,在日本人侵占徐州的情况下,为保这一文物,特求暂存。念此画珍贵,遂命人又临摹一幅,张伯英在上面题写了这段文字以记之。

至于原画命运后来怎样,暂且不知,但这幅有张伯英题字的副本流传下来,让后人得以瞻仰张山人风采,亦是弥足珍贵。

与这幅画相关的徐州乡贤

关于画作中所提到的众多人物,今年刚刚完成《徐州诗徵》、《徐州续诗徵》点校工程的薛以伟教授作了点评。

他说,这幅画的原作者陈卓(1634─?),清代画家,字中立,号晚纯老人。北京人,长住南京。他擅长画青绿山水,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千岩万壑具有宋人之精密,兼工花鸟、人物,设色清丽淡雅。传世作品《云山青嶂图》轴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据“燕山陈卓绘放鹤亭原本”,在陈卓之前这幅画还应有原本,陈卓也是临摹前幅。

陈璞完,即陈弢素,铜山人。1929年,59岁的张伯英开始着手主编《徐州续诗征》,以补《徐州诗征》之遗漏,特邀请了25位乡贤帮助完成此书,其中就有铜山陈璞完。在张伯英关于编印《徐州续诗征》致张荫台信札中有:“近方整理《诗征》,老友陈璞完兄相助,忽患中风,七一高年,恐难平复。印费无出,拟函八邑协助,函已付印矣。”(致张荫台信札八月廿五日)

祁汉云即祁世倬,字汉云,其先世于清嘉庆年间自沛县夏镇(今属山东微山县)迁来铜山,定居于徐州市区文亭街西段之祁家巷内。汉云先生青年时代先后与王嘉诜(劭宣)、王学渊、韩志正(元方)、张伯英(勺圃)等就读于云龙书院,师从刘庠、桂中行、冯煦等硕儒,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高中顺天榜甲午科举人。

田少白,即田庚。《徐州府志》载,放鹤亭为宋代云龙山人张天骥在云龙山上所建,屡圮屡葺。又有来鹤亭,在子房山,明霍维华建(霍维华为河北东光人,万历进士,曾戍徐州),今废。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州知府田庚继修,复于亭东北创建船厅,亭内有明董其昌书重修放鹤亭碑,又宋铸游云龙张氏山居诗,序云亭下有小屋,曰苏斋,壁间榜眉山所留二诗及画,大枯株醉笔。今无存。(据民国本《铜山县志》补。)如今,自云龙山北门拾级登达第三节山顶,在半月形院门门额上仍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州知府田庚书写的“张山人故址”5个隶字。

紫庵和尚,在《徐州续诗徵》卷五(铜山),李庆麟有诗《游云龙山访放鹤亭老僧紫庵尚存年已六十余矣》:“云树苍苍梵宇开,西风黄叶满山隈。白头僧记当年事,讶我新从蜀道来。”

张翊廷,据卢润生老师说,即张佐清,是徐州清末民初首富张大烈的侄子。薛以伟在点校《徐州续诗徵》卷五(铜山)时,发现有“张佐清小传”云:翊廷,光绪丁酉举人,户部郎中。与李兰(芳谷)有交游,有《题聋道人画》。

赵毅斋,民国时期徐州商会会长叫赵毅斋,不知是否同一人。

葛敬生,《徐州续诗徵》卷五(铜山)有“葛其贞小传”:静生,诸生。

张蔼荪,《徐州续诗徵》卷九(萧县)有“张慈蔭小传”云:“蔼荪,谦子,光绪癸卯科举人。”“家叔云生与蔼荪同游徐宝华先生之门。予与同事冯金坛师,三人年相若。每聚各出其文字互评骘,蹈瑕抵隙,无所隐避,深得观摩之益。予资鲁钝,初见轻于蔼荪,久而为所刮目。”

至于题画中的其他人,因资料有限,一时难于查找。

此画的收藏者刘晓自小跟随身为徐州铁一中老师的外公长大,在他的影响下,喜欢上书画,工作后开始收集徐州籍书画家的作品,明清徐州书画藏品颇丰。

徐州史志学会副会长李世明老师说,此画中张山人布衣葛巾,臂揽采集药草的花篮,美髯垂胸,长耳隆准,慈容善目,炯炯有神,使得千百年来飘渺的张山人形象有了一个美好的依附,确实是珍稀。刘晓先生展示的《张山人像》,不只是一幅徐州故人画像,它的由来,它的传承,它的价值,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文化信息,打开了云龙山文化、苏轼文化、放鹤亭建筑等研究的一个新窗口。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