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9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举行[组图]

发布时间: 2019-05-20 11:30:57 | 来源: 北京大学 | 作者: 安天源、王睿临、李宇凡、陈绚、郭季豪 | 责任编辑: 戴凡

2019年5月18日, “北京大学2019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如期而至,广大考生和家长纷纷踏入燕园,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热闹非凡。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和北大建校121周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今日的北大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

开放日活动主要分为招生信息发布会、开放日集中咨询(含各院系及兄弟院校招生咨询)、校园参观和院系实验室及图书馆深度体验三个部分,让参与者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北大,体验北大。

上午8点半,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龚旗煌院士,教务部部长傅绥燕、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法学院副院长车浩、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北京招生组组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以及学生代表等出席活动并先后发言。

招生信息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主要围绕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育人环境和成长体验、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模式、国际人才培养体系、新高考改革下招生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大会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祎主持。

全神贯注的同学们

副校长、教务长龚旗煌

龚旗煌首先对各位学生和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结合自身在北大求学、工作的经历,回顾了北大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随相伴的风雨历程和光辉岁月,指出了北大人始终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联系的家国情怀。北大文、理、医、工并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命之本,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北大把2019年确定为“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跨学科本科课程组、项目和专业,使学生既“专”又“博”。最后,他动情地说,“我这个79级的‘老学长’要向19级的你们发出诚挚的邀约,期待金秋时节与你们在美丽的燕园重逢。”

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祎主持大会

初识:博雅沃土


傅绥燕在发言中列举了近几年北大在教学科研中所取得的成绩,她从跨学科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基础学科专业型拔尖人才培养角度,列举了北大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选择多样的双学位辅修专业项目以及跨学科培养模式,讲述了北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

北大的跨学科培养

傅绥燕教授谈到北大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一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是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第三是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野。并强调,北大将时刻以培养“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的综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

教务部部长傅绥燕

论道:北大师说


什么是物理

高原宁教授以“什么是物理”为题,开门见山地谈到:“物理学院百年历史的辉煌,在你们的招生简章里。物理学几百年的辉煌都写在一摞一摞的教科书里,你们将来会一个一个地学过。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只是一个老物理学者的一点非常感性的认识。”

高院长首先通过物理学研究的各个数量级上的物理问题,展现了物理学的风貌。接着他向同学们抛出了“世界会好吗”的问题,并勉励道:“北大物理的上一个时代,属于以李政道先生、于敏院士为代表的一代学者,而下一个时代物理学的风光,期待你的参与!”

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

当一个演奏正义的艺术家


车浩教授从“法”字的起源讲起,阐述了古今中外法律的目的就是维护正义。

由中国繁体字“法”讲起

他说道:“每一个案件中的名字都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如在座的你我一样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可能只是被命运所系,卷入到偶然的漩涡中,成为被害人或者犯罪人。那么如何在一个个案件中实现法律所追求的正义,这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而且还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人情世故的洞悉。” 随后,他回顾了北大法学院的历史。学院始建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李大钊、张志让、蔡枢衡、钱端升等曾在这里开启中国近现代法学教育的先河,陈守一、王铁崖、龚祥瑞等在此完成了新中国法学学科的奠基,陈兴良、姜明安、朱苏力等一大批当代著名学者正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王家福、高铭暄、李克强、邹碧华等各界精英曾在此求学。

北大法学的综合实力

得益于深厚的学术传统、丰富的教师资源以及成熟的培养体系,卓越的北大法律人将成为正义的演奏家!

法学院副院长车浩

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经济  


张影教授以“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经济”为题,首先由最近讨论激烈的“贸易战”入手,分享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他同时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工业化的完成正在并将与数字化的兴起与完善同步进行,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发展经验,而要努力开发中国智慧。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也是必然趋势,中国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深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全球化人才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只有理解中国,才能理解世界,也只有理解世界,才能理解中国”。

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北大医学的历史沿革

王维民教授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讲述了北大医学人的使命与担当。北大医学有包括临床、口腔、基础、药学、公共卫生、护理等在内的全国最齐全的医学教育体系,2017年均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获得最强有力的支持;有包括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大口腔医院、北大国际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在内的二十余所附属、教学医院,为医学生的培养、实践与就业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

北大医学强大的教学资源

医学是一门需要温度、情怀与梦想的科学,北大医学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通识基础,为培养未来的医学大家提供了最丰富的沃土。“谁赢得了健康,谁就赢得了未来。”王维民教授鼓励同学们投身于医学,为中国的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

对话:北大体验


来北大,成为更好的自己

张海霞教授结合自身每天跑步5公里锻炼的经历,强调在人生的马拉松中,更应注重跑得长跑得远。201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隆重的庆祝大会,表彰在改革开放40年里各行各业的杰出贡献人才,也称改革先锋,全国一共100人,其中北大独占11人,这其中有北大的3名在校老师和8名杰出校友,占全国的11%!

博学有趣的教授,优秀靠谱的同伴,北大陪伴所有人向着自己的未来努力。在北大,不需要你急急地确定自己的志向,因为每个同学都像是展翅高飞的鸟儿,具有无限的可能。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

新闻中心吕帆

吕帆老师回忆了一次课堂上自我介绍的“破冰”环节,“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北大给他留下了深刻影响。北大学生不仅学得好,同时也“玩”得好,北大社团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每一年的百团大战都热闹非凡。而正如2008年林毅夫先生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每个北大人心中始终都怀揣着这样一个梦想:“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我们的北大故事

北大学子分享属于他们的北大故事

认真倾听分享的同学家长们

他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祝大家高考的成绩都能一直保持单调向上,永不收敛。”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赵朝熠是数学科学学院金融统计方向的直博生,同时他还修读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双学位。三年共172学分的课程中,超过95分的有17门,更有4门为100分。他在思考北大对自己的改变时着重分享了进入大学前后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变化,通过在北大的学习,他深刻地体会到在传统认知的代数几何之分外,数学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实是理科中的一门语言,在理科学习的思维、沟通、实现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他想对师弟师妹们说:“在报考学校的这场博弈中,选北大永远是大家的占优策略。”

刘浩宇在2018年北京市高考中取得了722分的好成绩,他大胆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刚刚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学习时遇到的棘手问题。例如,他在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后立即向学长虚心请教,经过学长的辅导补习,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这让他深刻的明白到进入大学后,学习是一件需要群策群力、共同进步的事情,要与同学、学长学姐多沟通多交流。

他想对师弟师妹们说:“来北大认识世界!”

墨西哥籍留学生、北京大学拉丁美洲学生会会长安君傲则谈到了自己对更深入了解中国的期望。他本科在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时,无论是学习内容和交友圈子,都是以“外国”为主,这让他觉得自己可能“更外国”了。然而四年的本科学习也使他对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社团活动中结识的中国同学交流互动更让他逐渐认识和体会到了中国精神,这使他想要在毕业后留在中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有着源远流长历史并在在过去数十年里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国家。

他想对师弟师妹们说:“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珠峰登山队队员郭佳明是北京大学山鹰社的老社员,去年5月时随队登顶珠峰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回顾自己参加山鹰社的心路历程,他认真地总结了在社团活动中体会到的三个词:靠谱、利他、开拓。这段特殊的经历将成为他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记忆和财富。

她想对师弟师妹们说:“ 希望你们在未来可以既有舍我其谁的霸气,又有突破自己舒适区的勇气。”

罗德学者付紫璇去年获得2018年度罗德奖学金,得益于北大本科博雅通识教育以及跨学科培养项目,她成为了一位“有志于新闻传播领域,在北大读了四年经济学本科,并修习了国际关系学院双学位,未来两年将赴英国学习政治哲学的元培学院的学生”。交叉学科学习的价值让她积淀更厚、更多元,她相信跨学科的认知和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可以支持她在未来走得更远。

解读:招生政策发布与解析


最后,作为北京招生组组长的方方院长列举了近几年北大在京生源情况并介绍了北大今年在京招生政策。他指出,今年北大将医学类专业纳入博雅人才计划招生。北京大学在自主选拔过程中采取更加综合的考量方式,将招生与育人紧密结合,将选拔由“考场”转向“舞台”,在进行综合素质考察的同时更加注重为考生提供能够展示自我、提升学识、视野和能力的平台。今年“博雅人才培养计划”中新增医学类专业,拓宽了考生的选择,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我展示舞台。

北京招生组组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

至此,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圆满结束,但是精彩的校园开放日才刚刚拉开序幕。

不容错过的新亮点!


作为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重大举措,“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和“北大-港大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受到了高度关注。


北京大学“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

“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旨在以世界一流水平的全英文本科管理教学项目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化新时代培养了解中国的国际领导者。该项目将在全球合作院校中选拔最优秀、最具领导潜力的青年人才,在本国完成本科前两年的学习后,再到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书院与北大学子共同开展为期两年的学习、实践。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

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战略要求,今年2月,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正式签署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开设五年制本科双学位项目,旨在培养通晓内地与香港法律制度的复合型人才。该项目是北京大学与境外高校合办的首个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也是北大港大两校顶尖法学院顺应国家需要、培育法律专才所做出的全新尝试,对于促进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尤其是法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蓬勃发展的北大新型工科

工学院开设“机器人工程”本科生专业方向

自2018年起,北大工学院在“北京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融合北大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双一流学科的实力,联合人工智能、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心理与认知科学等一流学科的力量,重点筹建“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将以即将入学的2019级本科生为起点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养。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仿生结构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交互、微纳操作等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旨在培养未来面向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军人才。

学生、家长对展位上的机器人表现出兴趣

一所真正的综合性大学

北大文、理、医、工并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部22个学科中,北大有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8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北大获得“A+”的学科有21个;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学科有41个,位居国内高校首位。从国际影响力来看,北大目前在各类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全球前50名左右;在反映基础前沿学科研究实力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中,北大名列全球高校第6,居中国高校之首。

今天,这是你的北大

在邱德拔体育馆北广场上,各院系单位的老师和学生准备充足,神采奕奕地迎接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摊位前人头攒动,各种各样的问题纷纷被抛了出来,大至相关学科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小至在北大吃住的生活体验,抽象至北大人的情怀理想,具体至各学院的培养方案。

医学部展位前进行咨询的学生家长们

家长说

一位家长担心孩子如果进入数院学习会竞争不过高中有竞赛基础的同学,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现身说法,告诉家长竞赛基础不是决定数院新生成绩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得看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

学生说

一名对中国语言文学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驻足展位前,详细询问了课程设置情况。从老师和学长学姐耐心的解答中,她了解到中国语言文学系在文学类、语言类以及应用语言学类都设置有大量课程,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修读全校范围的通选课、大类平台课以及公选课。

校园开放日当天,除了可以充分咨询各类问题、尽情感受“一塔湖图”的美景外,各院系实验室、校史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以及北大书店也为大家敞开大门,让大家能够零距离感受校园风采,全方位体验北大生活。

北大书店

在生命科学大楼“吕志和楼”的生物成像实验室里,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生动形象地向大家展示着生命科学之美,引着众多学生感慨赞叹;在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难得一见的高精尖设备,了解到“氢弹之父”于敏等老一代核物理学家的历史贡献;标本馆中有精美的动物标本,吸引了许多同学流连参观。王克桢楼、逸夫二楼、老哲学楼等建筑内的许多实验室也都对外开放,并有老师和学生为参观者进行讲解。

学生家长们在各展馆参观

学生说

一位参观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实验室的同学说,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对心理学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过去她以为心理学主要是一门从理论和表现方面研究人的心理的学科,甚至最大的表现就是催眠。但是在实验室中,她看到了正在用精密仪器做的的心理学实验,一下子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原来心理学也这么有意思!”

学生说

另一位参观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实验室的同学说对其中一台教学设备印象深刻!演示者将几块圆柱分别放在屏幕的不同分区,通过选择矿物分类和具体名称、设备上会出现该矿物的性质介绍,甚至还可以可以调整三维立体图的旋转速度,这让他觉得使用这种教学设备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掌握知识,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更加方便。

在创新创业中心、极客实验室里,学生和家长得以近距离感受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从策划、实施、路演的过程,了解到学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良好环境和大力支持。为了让“做一天北大人”的体验更加全方位,学校特别开放了农园食堂和燕南食堂,考生、家长可以品尝到“燕园大师傅”的厨艺,见识“舌尖上的北大”。

不只今天,北大一直在等你


我就是想上北大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回到母校,指点着告诉她自己曾经在燕园的故事,“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能让孩子对这里有更深的认识。燕园之美,不仅在于‘一塔湖图’,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传统。”在校园里,有指着参观图上的“生物标本馆”、兴高采烈说着要进“重点实验室”的十岁小男孩;也有对生物科普特别感兴趣的小朋友,听说生命科学学院开放参观,直奔实验室一探其中奥秘。

因为这里是北大!

对于北大附中的学生来说,北大并不是陌生的存在,他们每周都会有机会来到燕园上体育课。而在开放日这天来北大,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呢?在农园食堂一层,穿着红色北大附中校服的同学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上午招生宣讲会里各位教授的妙语连珠,笑着说:“虽然平时离得并不远,但还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为真正的北大人!”

摊位可是真的挺多的

在邱德拔体育馆广场,各个咨询展位熙熙攘攘,家长们手里拿着不同的宣传材料,和学生志愿者们讨论着不同的问题。“以前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更多来自于书面,今天听了学生讲一讲感觉更具体了”,“最吸引我的是,因为她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你看这里院系这么多,文理医工都有,氛围和专业性大学肯定不一样”,“孩子自己想学经济或者法律这类的专业,无论是什么专业,我们都很支持孩子的兴趣。”家长们如是说道。

耳濡目染一下,让孩子感受中国最高学府的气息

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也吸引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朋友。一对来自河北唐山的父子在燕南食堂品味到“燕园大师傅”的手艺,“不仅好吃,价格还真是很实惠”。天津的高中生组团参加开放日活动,漫步未名湖边时还跟同伴打趣说着“北大很难考,我们得再加把劲!”。路过体育场的高中生打算借个篮球也酣战一番,他们的老师则期待着通过此次北大之行为自己2020年应考的学生加油打气,同时也希望着以后有更多像实验室参观一类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深度接触北大的机会。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是第一次来到北大,在志愿者的热情帮助下一路畅通,言语间难掩对“顶级学府”的欣赏钦慕。学生和家长在这里体验到了校园内不同于高中的、更为开放包容的气息。


虽然站着挺累的,但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学生志愿者们也是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学生和家长会来问教学楼和图书馆怎么走。而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奔向期待已久的校园食堂”。无论是担任游园领队还是在路口指路,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能够给想要了解北大、考入北大的潜在“学弟学妹”提供便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校园氛围是我们感受最深的吧

开放日的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被问及“对校园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往往都会以“气息”、“氛围”作答。相比于现代化气息,燕园景致的古朴雅致与深厚底蕴相辅相成,也和学术水平的前沿、思想层面的进步活力产生不一样的绝妙配合,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包容氛围。而这种包容多元,也正是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展现出的精彩美好。

记者:安天源、王睿临、李宇凡、陈绚、郭季豪

编辑:安天源、王睿临、郭季豪、赖雯燕

摄影:李宇凡、陈绚、光军、黄洪翔、肖卜凡、刘月玲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