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着陆背后:中国行星探测母港创奇迹[组图]

发布时间: 2021-05-15 10:03:0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国畅 郭文彬等 | 责任编辑: 杨佳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于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时针回拨,就在十个月前,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搭载着天问一号一飞冲天,文昌航天人完美实现了中华儿女逐梦火星的“天问”首秀。

    那一天,他们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行星探测母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漫漫长路,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即便最近时也有5460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的140多倍,更是有航天专家以“跨越太平洋的高尔夫”来形容这次任务的难度。

    如何针对长五火箭首用状态多、首次中午发射、发射窗口短、乃至7至8月极端天气高发等特点,死死保住26个月间仅有的14天窗口,给发射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向疫战、向天行,科学统筹,采用超常措施,坚持日例会制度,统筹计划资源,将长五B射后的发射台恢复时间由40余天压减至31天,争分夺秒,全力抢抓,为首发窗口赢得时间。

    “这发任务是我国行星探测重大工程的开局之战,是‘两个一百年’进程中的重大成就和标志性工程,发射场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好此次发射任务!”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面对如山的困难,发射场科技人员在高温下坚守、在承压中前行、在奉献中奋进,严慎细实、精益求精地开展任务准备工作,完成低温加注系统液氮调试等12项例行试验,完成1600余台套仪器仪表校验,确保设施设备状态稳定,人和装备达到最佳效能状态。

    然而,意外还是在大伙的紧张备战中不期而至。

    7月21日9时许,地面站科技人员在氢气置换的环节时,发现氢增压管路一阀门出现了泄漏。

    坚决不让火箭带隐患上天!在经过近7小时的现场勘查、测试、协商、分析、讨论后,故障成功排查,可满足飞行任务要求。此时,距离预定窗口时间只有不到45个小时。

    为了保住发射窗口前沿,该站120多名同志通宵奋战11个小时,硬是把排故的时间给“追”了回来。经过短暂地休整后,他们再次连续奋战30个小时,成功托举天问一号飞向深空。

    望着火箭远去的背影,那一刻,他们早已忘却了通宵奋战的艰辛与疲惫,热泪盈眶,激动相拥。举世瞩目的背后,凝结着文昌航天人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天问一号的横空出世,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取得的最新成就,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不惧风险挑战、勇于突破、敢于攀登的中国航天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次腾飞,一次长征。越迈越远的脚步,突破的不止是距离,更是诠释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综合测试发射能力的不断跃升,也见证着中国航天的由大向强。

    星辰大海,揽星九天。如今,文昌航天发射场已成为追寻火星的新起点;未来,无垠的宇宙也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星”阔步苍穹。

    (作者:黄国畅 郭文彬 屠海超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