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创新自信的历史诠释——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重大创新成果”主题对谈活动在北大举行

2023-05-22 11:0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创新自信的历史诠释——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重大创新成果”主题对谈活动现场。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中国网讯 (记者 董宁)5月21日下午,“创新自信的历史诠释——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重大创新成果”主题对谈活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该活动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科学文化媒体“赛先生”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担任主持,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作为对谈嘉宾,就20世纪中国科学史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展开了深入探讨。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在开场白中谈到,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非比寻常的一段时期,大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深度融合,为我们观察科学、理解科学提供了绝佳样本。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三位科学家,分别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入手,为我们呈现一幅科学家眼中的20世纪科学发展宏观图谱。

田刚院士在题为《百年中国数学的重要研究》报告中,系统介绍了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吴文俊、陈景润、廖山涛、冯康等知名数学家及其学术研究,并讲述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建立、中国数学会成立等20世纪数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潘建伟院士的报告主题是《百年中国物理学的若干重要研究》,他讲述了包含压电晶体与光谱学、湍流理论的研究、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发现、核武器的研制、材料科学的研究、高温超导的研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量子信息科学的研究、量子物性的研究、粒子物理的研究等重要研究,阐述了我国物理学研究一直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的特点。

饶毅教授在《世纪八佳:百年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报告中,将麻黄素药理作用、蛋白质变性理论、沙眼病原的发现、吗啡作用位点、胰岛素合成、青蒿素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发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作用的发现等作为20世纪中国生命科学的八大重要研究,阐述了科学研究中应用与基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问题。

在对谈环节中,韩启德院士、田刚院士、潘建伟院士、饶毅教授就中国数学成果的国际地位、高温超导发展的国际影响、20世纪生命科学对当下科学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并与场内嘉宾、在线观众进行了交流。

韩启德院士认为,回顾20世纪科学的历史,即使在中国处于相对贫瘠、战祸频仍的历史时期,仍然有大量仁人志士勇于探索,做出了非常值得肯定的重大科学成果,充分彰显出了中国科学家的独特品质。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我们将会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今天,科学界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今天三位专家提出的每个案例背后,充分体现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也有深厚的科学精神作为支撑,有益于让我们对何为科学创新产生更深入的思考。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深度交流和探讨,各抒己见,这种交流本身就充分彰显出科学绝无定见,是可以被探讨、被证伪的。

韩启德院士提出,对于20世纪科学成果的重新检视与系统回顾,应该作为一个持续性、公共性的议题,各个学科领域都应该有所贡献,以充分呈现不同学科的多样性,探索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通过对科学历史的关注,深度挖掘科学创新背后的因素,把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转化为可以践行的实践逻辑,帮助中国更快地实现从世界科技革命的学习者、追赶者,向创新者、引领者转变。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创新自信的历史诠释——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重大创新成果”主题对谈活动现场。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