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中国】老遗迹“变装”创意街区 看引入“八小时工作制”的百年老厂破茧重生
航拍天津棉3创意街区全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国网讯(记者 郑亮)在天津市河东区的海河东岸,有一片砖红色的建筑群,百年前,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曾是这里的股东,八小时工作制概念从这里率先引入国内,它便是2020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工业遗产的原天津棉纺三厂工业遗迹。如今这里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天津棉3创意街区。
棉3创意街区占地面积160亩,总建筑面积22.4万平米。在改造过程中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那些写满历史的工业厂房、厚重砖墙、管道、斑驳的地面被保留下来,最大程度保存了厂区原有风貌,使得这座百年老厂在焕发生机的同时仍然具有工业文明时代属于这里独特的沧桑韵味。
改造后的“棉3”是天津首个集创意设计、新媒体服务、商务咨询、艺术展示、时尚消费、文化演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创意产业综合体街区。在这里历史与潮流的结合随处可见。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津卫”茉莉花茶香溢街区,由百年仓库改建的Livehouse每年举办超百场演出,写满岁月痕迹的老发电厂未来将被改造成传播津味文化的小剧场,复古市集、雅致庆典、滑板联赛、时装周、图书市集、消夏主题夜市等活动以平均每周一场的频次轮番现身。
昨天的天津棉纺三厂记录了普通劳动群众难以忘怀的人生,见证了天津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日常生活。今天的天津棉3创意街区完成了从荒置的老旧厂房到网红地标的蜕变重生,成为集时尚、潮流、文化消费的潮流聚集地。未来,“棉3”将围绕“科创+文创”的定位打造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场景的“棉3”IP,进一步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海河沿岸“新消费走廊”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新引擎。
航拍天津棉3创意街区全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津卫”是入驻“棉3”较早的商户之一,其独特的拼配制茶工艺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原棉纺厂仓库是一座建于1921年的老厂房,建筑内保留着粗壮的柱子、屋顶的管道和灰墙。空旷的工业风建筑非常适合作为演出场地,随着大麦66livehouse入驻其中,每周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原棉三发电厂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在修缮过程中保留内部发电用煤斗和外部整体面貌,未来这里将作为小剧场使用。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俗话说“近代工业看天津,天津工业看纺织”,在棉3创意街区纺织历史文化走廊内展示了老厂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图为棉3创意街区内纺织历史文化走廊入口的创意设计。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1930年2月,时任宝成纱厂(天津棉纺三厂前身)经理的吴敬仪鉴于十二小时工作“实疲神而生产绌,劳资两害”,毅然在厂内推行八小时工作制,此举为中国劳动界之首创。图为棉3创意街区纺织历史文化走廊内展示的当年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报道。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棉3创意街区改造后的街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棉3创意街区改造后的街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棉3创意街区改造后的街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棉3创意街区入口处展示的雕塑作品。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近年来,棉3创意街区以平均每周一场活动的频次举办了400余场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图为在棉3创意街区举办的街头滑板邀请赛。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