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院双元育人,打造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高地
中国网讯 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早在2003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职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办初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开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17号)等文件颁布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并在2017级学生中开始实施学徒制培养,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立“双主体、双导师、多循环”的“1+1+1”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学徒制试点探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了“双主体,双导师,双循环”的“1+1+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指双主体育人,学校与医院育人两个育人主体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双导师指每位学生都安排对应的学校教师及医院师傅作为其导师,以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多循环指学生无论职业技能的掌握还是职业素养的培养都要经历学校到医院,医院到学校的多轮循环。
图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双主体、双导师、多循环”的“1+1+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1+1”代表三个培养阶段,即对学生实施分段教学。第一学年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由学院老师任教;第二学年学生由学校与医院两个育人主体共同培养,学生在学校与教学医院通过双导师培养,即由学校专业老师及医院有临床经验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共同培养,采用工学交替、多重循环的培养方式完成专业核心及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边理论边实践,边上课边去临床见习;第三学年在实习医院完成跟岗实习,实习医院可以继续在第二年实习医院,也可以到省内外康复实力更强的实习医院完成岗位实习。
建设院校互聘互用的师资队伍,双导师团队动态调整
师傅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直接关系到现代学徒制实施成功与否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建立稳定的“双导师”资源库,实施校内教师、医院师傅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师资团队模式。其中校内师傅是一支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成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医院师傅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孝感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中遴选,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医风正派的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担任。纳入“双导师”资源库的师傅,为其颁发聘书,明确权利、义务和职责,并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和待遇激励制度。
图为现代学徒制“师傅”聘书
建设“一平台、一中心、三医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一平台指职教云平台,一中心指学校康复实训中心,三医院指的参与医教协同,联合育人的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孝感市中医医院。基础实践环节由专业老师带领在康复实训中心完成,临床实践环节由医院师傅带领在医院康复科完成。借助信息技术,校院双导师团队利用职教云平台,联动开展教学管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全盘掌控,有效避免了学校医院教学的脱节,可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学生学习成果,掌握教学进度。同时也极大方便了学生的移动学习,学生随时可在手机上查看学习任务、浏览教学课件及视频、完成布置作业、进行阶段考核。
图为医院师傅现场教学
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第一学年以文化课、基础课理论学习为主,兼以专业认知实践及专业基础课实践,如入学教育,跟随二三年级学生观摩技能大赛备赛,实践场所为校内康复实训中心;第二学年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分组与医院固定师傅结队,每周校内学习四天,医院见习一天,校内康复实训中心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单项技能实训,医院康复科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训,校院联合共同开发了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常见疾病康复核心课程以及诊断学、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教学进度,学校医院共同制定每周见习具体任务并发布于职教云平台,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见习任务,并由学校专业教师及医院师傅进行监督评价,评价为校内教师、医院师傅及学生个人小组多元评价,鼓励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与互帮互助,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第三学年学生重新分配,进入各大型医院(含学徒制见习医院)进行岗位实训,锻炼康复评定治疗综合运用能力。
得益于校院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湖北职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骨干专业,2019年成为国家“双高”计划护理高水平专业群专业,2020年通过湖北省特色专业验收。同时学生临床素养及专业实践能力突出,在2023年7月举行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康复治疗技术赛项上,湖北职院以第一名总成绩荣获竞赛一等奖。(许智 胡国平 杨毅)
图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康复治疗技术赛项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