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给“农民专列”幸福车点赞
有这样一趟列车,票价最低1元,最高6.5元,30多年不变。它全程运行101公里,连通承德市5个县区102个村。36年来,它穿行于莽莽群山中,将农民携带的10余万吨,相当于18000个集装箱的果蔬运出大山,为农民创收近8亿元。如今,沿线已形成100多公里的果蔬产业带。当地的居民都把这趟6433次列车称为“幸福车”。
12月26日上午,在6433次列车上,靠这趟车进城卖水果、蔬菜致富的承德县苇子峪村村民陈淑华将绣有“助人为乐 温暖如春”字样的锦旗交到了列车长邹国利手中。她激动地对记者说:“这趟车就是我们的‘农民专列’。它是我们的‘摇钱树’‘聚宝盆’!”
承德地处燕山腹地,很多村都种植果树,因交通不便,果品运输一直是个大难题。1960年,京承铁路开通,但列车夜间到达承德站,乡亲们只能在候车室等待天亮。1987年,承德车务段申请开通了6433次列车。经15次调整,列车运行时间最终定为每天7点15分从兴隆站发车,17点44分由承德站返回,终于实现了村民“早出晚归”“方便卖货”的愿望。
村民上车,又是筐又是篓还有小推车,一些人觉得“严重影响车容”。时任承德车务段段长的马凡海说:“大筐的背后是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这一筐筐装的都是老百姓的希望!人民铁路为人民,我们不能将其拒之车下。”车务段研究决定:允许上车,妥善安置。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乘务人员连续多年开展“当旅客、挎大筐、赶大集”体验活动。除了在车上听取意见,他们还定期走村串户,问需于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36年来,乘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细致入微的服务始终没变。村民感觉“新杖子站停车两分钟时间太紧”,他们将停车时长延至7分钟;老乡搬着筐篓上下车不方便,他们主动帮忙;大筐不好放,他们拆座设筐架;小推车不便携带,他们帮助设计拼装式独轮车;村民挎筐过闸机费劲,他们开通可推车的绿色通道;村民想了解市场行情,他们创建微信服务群……记者看到,列车服务台还备有免费使用的包装绳、充电宝、雨衣等物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只要老乡需要,再小的事我们也要做好。”邹国利说。
“坐这趟车,我们享受的就是贵宾式服务啊!”有31年“乘龄”的农民孙秀荣告诉记者,正是靠着这趟“农民专列”,她家不仅翻盖了老屋,还在城里买了楼房。
何止孙秀荣一家。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讲,因为政府的扶持和这趟“农民专列”的鼎力相助,现在,沿线近百个村都走上了果蔬产业发展之路,果蔬种植面积达23万余亩。仅承德县新杖子镇就种植果树3.5万亩,与36年前相比,面积扩大了近70倍。
(文:周易 李金宏 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