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携12份提案上会 多份涉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4-03-08 17:1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3月8日讯(记者 董宁)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共提交了12份提案,其中有7份是个人提案,5份是蔡冠深为第一提案人的联署提案。他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议题,带来的提案中近乎一半都与之相关。他建议,在深港边境设立“数据跨境流动试验区”;希望打造港深双核同城引擎,鼓励香港内地人才双向奔赴;充分发挥民营科创龙头企业动能,推进粤港澳国际科创湾建设等。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蔡冠深一直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奔走,他于2017年牵头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聚合粤港澳三地各大商会、工商联、机构和企业等。

蔡冠深指出,数据跨境是新一轮全球化的重点,更是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关键领域。他认为,有必要率先在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加快数据跨境流动和治理试点,持续优化数据出境监管机制执行的方式方法,探索安全前提下的便利化数据出境机制,实现安全和流通的动态平衡,进而探索出更具相容性的中国方案。

他建议,要支持大湾区探索数据流动标准,实现数据跨境“管得准、管得实、用得好”;更加科学地建机制,实现数据跨境“出得去、进得来”。

他提到,首先要在深港边境设立“数据跨境流动试验区”,试点推进可视可控的跨境数据双向流通。充分发挥香港拥有多个海底光缆登陆点和资讯“自由港”优势,试行“区域内无限制,区域外有管制”的跨境数据流通制度,在数字特区范围内进行资料计算、分析、挖掘、转换、应用等工作,开展面向世界的科技研发和商业应用,实现数据处理结果可按要求流出试验区,原始数据在区内留存。

“要适度下放数据跨境审批授权,试点高效高质审批机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数字经济基础好的城市,坚持包容审慎态度,以发展和鼓励为导向,在社交、支付、云业务等领域,下放数据跨境和交易审批权,持续降低跨境报批门槛。”

打造港深双核同城引擎 鼓励香港内地人才双向奔赴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蔡冠深就建议,可以以 “香港人口倍增计划”为突破口,全力支持香港深圳结合部协同发展,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约二千万人口的双核同城引擎。今年,他继续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央持续支持香港引入优才、高才以及高质量劳工,并积极推进深圳口岸经济带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协同开发,以最终参照《横琴方案》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赋予港深双方更大的政策自主权和共同决策权,为整个大湾区的资金、人员、货物、数据流动和规则对接等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功能。力求早日在港深结合部形成一个人口约二千万的双核同城的大都会合作区,成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湾区的超级引擎。

他还建议,由深港两地政府高层领导牵头,未来可以设立协同规划委员会,增强规划过程中的双方参与,充分应对两地发展诉求。同时在“一国两制”前提下,鼓励粤港两地探索协同立法和法务合作,参照香港更加接轨国际的营商法律法规,在港深连接带逐步实现法制环境融合。此外,积极探索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合作示范区内的无缝对接,快速流通。并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粤港两地建设信息专用通道,支持跨境资讯服务。

蔡冠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粤港澳大湾区GDP已超13万亿元,这个体量非常大。除此之外,8600万人口的庞大市场,已经由以前的出口生产变成现在的消费市场了。此外,大湾区现在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这里汇聚的产业集群,上万亿的、千亿的集群都不少,这是很大的突破。

蔡冠深认为,推进粤港澳国际科创湾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科创龙头企业动能。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抢抓人工智慧创新机遇、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动能,高水准高质量推动国际科创湾区建设。以人工智慧技术创新为牵引,充分发挥民营科技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让科技、产业、企业、人才资源“拧成一股绳”同向发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高水准“科创湾区” 推进产业创新“政策试点”

他认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正从企业、城市之间的竞争,走向生态、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世界级的湾区和城市群是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集中承载。“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集聚,创新氛围浓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也是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力量。”

谈及具体建议,蔡冠深在提案中表示,第一,进一步加强科创湾区的布局,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竞争力。要全力“锻新板”,加快建设高水准“科创湾区”。“数字经济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更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盘。坚持审慎监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以大模型、先进算力、人工智慧、量子资讯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典型场景、典型应用。 ”

此外,要全力“筑底板”,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政策试点”。强化国家重大科技、重点产业计划等专项资金对大湾区产业创新专案的支持,支持大湾区在数据交易、数据跨境流动、深港数字合作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动国家级数字创新平台、数字交易平台、数字设施平台等在大湾区布局。

利用香港优势推进国家创科高质量发展 可探讨推出“大湾区卡”

蔡冠深在两会期间表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是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他认为,要促进大湾区乃至国家整体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好河套“一区两园,一区两制”的机遇,争取在河套香港园区试行各种新规划、新措施,充分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吸引海外人才,并借助大湾区庞大而成熟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协助提高香港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动力,为国家创科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他建议,在港深河套交界设置专门通道,便利科企研发及工作人员往来交流。为进一步促进人员及资源流动,并作为带动港深创科融合的起步功能,建议国家在港深河套交界设置专门通道,为符合“白名单”的人员进出及货物流动、科研机构采用的科研设备、货物等提供免征收关税及快速便利的特殊过关通道。

此外,他建议可探讨推出“大湾区卡”,给予港澳和大湾区内的创科和高端人才更方便即日往来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好一小时生活圈的优势作用,并容许内地持有相关专业资格的专业服务人员以简便备案流程往来港深河套园区,进一步推动人才双向流动,方便内地人才来港发展,促进香港人才与深圳对接、前往大湾区发展,为两地创科要素流动增助效益。

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发展蓬勃,既涵盖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也融合了高度国际化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内具有两种制度和三个关税区的特点。蔡冠深指出,目前,大湾区积极利用“一国两制”推进内地城市和港澳的制度对接,下一步可以深化大湾区的内外贸联通试点,并以此为引擎助力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加速发展。

蔡冠深表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蔡冠深建议,一是在大湾区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区”。他称,港资港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程度高,是国家内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困于制度壁垒,相关港企的内贸和外贸市场长期分割。建议结合大湾区拥有众多内外贸港资港企的特点,以港资港企作为突破口建设特殊试验区,探索实现从外输入和向内输出的制度连通,为全国其他地区实施内外贸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蔡冠深希望,加强国家有关部门与粤港澳三地协作,建设“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培育试验基地”。加大内外贸一体化相关专业建设力度,在基地内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内外贸实务及技能培训。融合粤港澳三地资源,定期组织人员在基地内交流联动,培养熟悉国内外法律、规则和市场环境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李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