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零工“小市场”托起就业“大民生”!

2024-03-13 10: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吴师傅从柯城区上街零工市场接下一个安装服务的派单,具体任务是给一位市民家中安装两张实木床,单价120元。零工市场运营方负责人通过市场内的数据大屏介绍,当天上午已经安排零工订单共7单。

上街零工市场上月27日开业。这是柯城区继双港零工市场、信安零工市场、白云零工市场、航埠零工市场之后的第5家。一年多来,柯城区积极探索精准化和品牌化方式赋能零工市场,打通堵点、化解痛点,共有5068人次实现了灵活就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精准化”打通堵点

灵活就业人群就业难,首先难在不知道需求信息。而用工需求方又不知道就业人群的信息,双方存在着信息隔膜,这是灵活就业最大的堵点。

如何打通这个堵点呢?柯城区采用了“精准化”的方式。

柯城全区有灵活就业人员约8万人,还有千余人的就业困难人群。目前,柯城零工市场已初步形成“3353模式”,内涵包括:三方合作、三色管理、五大职能、三个目标,而核心和依托是“三方合作”和“三色管理”。

“三方合作”是指政府部门、社区及第三方人力资源专业机构的合作。“三色管理”是指社区利用“邻礼通·三民工程”应用及网格服务优势,在网格摸排的基础上,将社区居民分为稳定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特殊困难人员三类人群,分别赋予绿色、黄色、红色,分色分级管理,了解岗位、薪资意向,实现求职者精准画像。以此为基础,与第三方人力资源专业机构打造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对接,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就业服务。通过三方合作精确化对接,信息不对称的堵点得以打通。

2022年7月,柯城区第一个零工市场——双港零工市场建立。自运行以来,该零工市场累计帮助达成就业意向2496人。今年50岁出头的双港街道双港社区港盛小区居民张土花一直在双港零工市场做来料加工。“一批货做完就结工资,最近一批做胸针,一个月做了1000多块钱。”张土花说。

“3353模式”先后在信安街道、白云街道、航埠镇和府山街道落地,全区已累计摸排群众需求6900余人次。在“3353模式”中,三方各施所长、相互协作,有效地打通了传统职业中介机构和灵活就业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堵点。

“品牌化”化解痛点

信息的堵点打通了,但未必就能成功实现就业。

灵活就业人员技能和用工需求不匹配,是就业市场的一个痛点。痛点如何化解?柯城区在建设零工市场时,积极探索零工岗位开发,针对市场需求挖掘新型用工岗位,组织培训赋能,培养高素质零工队伍,打造高品质服务型劳务品牌。

在上街零工市场一楼,专门开辟了一间技能实训室。“这里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开放式训练,主要项目是板式家具组装等。”零工市场运营方副总经理付俊杰介绍,随着电商购物的发展,组装式家具安装需求较大。通过在这里实操训练,帮助灵活就业人员提升技能。从业务量来看,目前上街零工市场的安装服务类订单占比52.6%,有望成为该市场的特色零工劳务品牌。

同时,信安零工市场聚焦保姆岗位,与“衢州保姆”品牌深度合作,为“4050”妇女提供800余个零工岗位;白云零工市场瞄准家庭收纳师劳务品牌,引入空间整理收纳师培训业务,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年均带动600余人就业。

目前,柯城区已初步形成“1+5+N”的零工市场布局,建成“零工综合体—零工市场—零工驿站”辐射全域的零工服务体系。其中零工综合体1家、零工市场5家,以及多家社区零工驿站,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该区的相关做法,被纳入“2023年度社保就业服务省级优化提升项目”试点及“全市重点领域工作典型迭代提升项目库”。


【责任编辑:王瑞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