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安徽绩溪:深耕红色沃土 谱写乡村旅游新篇章

2024-03-26 16:5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建成板桥头乡革命历史展览馆,打造“花村庙山”、“农耕校头”等品牌,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徽省森林村庄、安徽省美丽乡村、长三角康养示范基地等称号,板桥头乡这片红色沃土,正焕发出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红色领航,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板桥头乡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发展融合起来,推动乡村红色旅游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和特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通过保护利用县级文保单位霞潭古建筑群,建成乡革命历史展览馆,并联合县委党校打造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之一,2023年8月开馆以来,已有70余批次2000多人参观了展览馆。利用修缮后的老年活动中心,建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馆。丰富校头知青纪念馆展陈内容,讲好知青故事。全面展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为集党性教育、文明实践、知青文化、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场教学基地。

革命历史纪念馆

突出文化铸魂。提升“软件”水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爱国教育、健康义诊、反诈骗宣传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之风融入群众生活,积极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凝聚多方合力。围绕“党建工作提升年”行动,村党组织与安徽凡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风文明评议工作,并与积分制工作结合,进一步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加强校村合作,实施“高校行”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先后到板桥头乡开展实践活动,接受党性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安师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资源为托,促进农旅全面融合。校头村依托农耕园和知青纪念馆,深挖农耕文明和知青文化资源,庙山村以花为媒,做好花卉文章,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蜕变。

在“谋”上做文章。2023年5月,板桥头乡举办了第四届“绩溪农耕文化节”,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扩大了该乡农耕文化和知青故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该资源,板桥头乡党委政府全面谋划推进休闲旅游康养项目。绩溪县首个“长三角康养基地”落户校头村,该项目已完成前期选址、规划和设计工作,计划2024年10月投入运营。

第四届绩溪农耕节开幕式

在“育”上求发展。近年来,板桥头乡通过培育扩大原有22亩紫薇花种植基地及销路,并利用天鹅绒紫薇产业基地的花海景观附加值,努力把紫薇园打造成和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每年举办“紫薇花海”观赏活动,实现影响扩大、销售翻倍、带动周边老百姓就业致富的目标。

紫薇花海

在“引”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外部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建成60亩兰花种植基地,兰花大棚占地1.5万平米,年产兰花3万盆,远销广东、福建等地。开通“花村庙山”抖音号,利用电商直播进行销售,打通线上销售途径,带动乡村文旅产业由点成线稳步发展。

庙山兰花基地

数字为擎,激发乡村治理动能。探索乡村智治新模式,建设宣城市首个“数字乡村”平台,将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于乡村治理、乡村旅游领域,重点推进“多网合一”、数字大棚、户联码等应用场景。目前“数字庙山”已走在全市前列。

打造“多网合一”网格管理新模式。通过“党建+一张网格”统揽全村,创新网格化闭环处置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一旦发现问题、隐患,党员、网格员第一时间处理,做到村庄管理便捷高效。实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畅通渠道察民意。开发“户联码”等渠道,村民通过手机“扫一扫”门口二维码,即可进行政策咨询、反映“急难盼愁”和各类矛盾纠纷问题,村组干部第一时间收集并回应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逐级回应机制,及时帮助解决。村民可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动态”等,村庄情况一键知晓。

积分量化树新风。板桥头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党建为引领,对村民日常行为和参与乡村重要事务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根据积分结果给予相应激励,将农民群众心中所感、眼中所见,转化为具体分值,让乡村治理由无形变有形,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

以人为本,推动乡村宜居宜游。板桥头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久久为功,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党员引领、党群联动、共建共享和美乡村的生动局面,实现由偏僻小村庄向和美乡村的重大飞跃。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地方特色和乡村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学习借鉴浙江省“微改造、精提升”做法,力争保留住乡土风味,展示乡村自然美,探索出一条最适合、最有效的路径。

强化环境整治。紧紧围绕“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模式,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着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房前屋后“四乱”。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针对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重拳出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庄环境

打造和美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四治”广场、健身广场、停车场、老年活动中心。以庙山村为例,铺设透水路面2000平方米,中心村主干道“白改黑”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无功能房屋整治5处,绿化300平方米。全乡各村全面开展美丽庭院、微景观、小公园、美丽田园等建设,营造出“处处皆是景”的宜居宜游和美板桥头。

生态“颜值”变经济“价值”,绿水青山成致富“靠山”。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旺了人气,带动了农民增收,让群众更好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人民政府 许新杰)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