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神最近”的匠人:勉萨派第五代传人贡觉杰[组图]
贡觉杰已是西藏一级画师、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阿里拍卖”匠仓保护艺人、勉萨派唐卡的技法大师。
1987年出生的贡觉杰(藏语意为“三宝”),从7岁开始学画唐卡,至今三十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职业离神最近”。如今,贡觉杰已是西藏一级画师、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阿里拍卖”匠仓保护艺人、勉萨派唐卡的技法大师——勉萨派唐卡造像是他们家世代相传的绝技,传到贡觉杰,已是第五代。
7岁学唐卡,30岁成大师,回想这么多年中最痛苦的就是背度量经
勉萨派唐卡的特点在于人物面部神态各有特色,不拘一格,金笔勾勒细腻,线条流畅匀称,火焰四射喷发,花草鸟兽精致夺目。
“画唐卡讲究眼力、手力和心力。”贡觉杰说,“眼力”,唐卡讲究的是在方寸之间绘出万千景象,没有好眼力,画不了;“手力”,画唐卡动辄悬笔半日,积年累月,手腕无力,画不了;“心力”,全世界没有一模一样的唐卡,所有的创作均来自画师的灵感,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艺术积累,也画不了。
每天早上9点到中午11点、下午3点到晚上7点,23年来,贡觉杰都会静坐于画室,苦修勉萨唐卡。
所以画一幅唐卡,短则数月,慢则两到三年。不过对于贡觉杰而言,因为家传绝学外加天赋异禀,这些均不是问题,唯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少时背度量经。 “度量经”的全称是《佛说造像度量经》,是一部关于佛教造像度量标准的书。古人为了塑造统一标准的佛像,造像时就用手指量度佛像各个部位的指数,比如“上唇长二指。宽有其半矣。中显频婆形。边角各一指”,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标准让少年贡觉杰苦不堪言。 “每一尊佛像的长度不一样,菩萨像也不一样,设计到用笔的粗细、长度、颜色更不一样,简直是千变万化。”
师傅在布达拉宫修了8年唐卡,烟酒不沾的他在画院同样苦修8年画唐卡,必须要懂历史、宗教、艺术、绘画,要会造纸、制笔、石匠、装帧,可以说集百艺于一身,并且永无止境。
贡觉杰的师傅也是他的亲叔叔,是一位国家非遗传人,之前被请到布达拉宫修复唐卡,一修就是八年。
而这些年里,身为勉萨派第五代弟子,贡觉杰技艺也日益娴熟。
“从不喝酒,也不抽烟,怕影响画唐卡的状态”,贡觉杰说,除了保证生活的严格,他还到清华大学跟韩美林学艺术设计,跟着一些国画大师学绘画——而这些恰恰都是老一辈西藏唐卡画师所不能涉猎的。
这些年,贡觉杰的一幅《佛祖天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一幅《六臂护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还常年帮助各大寺庙修复唐卡,多次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在收藏市场上,30岁的他,一幅作品已经被炒到100万元。
为了钱不能画出好唐卡 最大心愿是通过互联网宣传唐卡
如今市场上,唐卡的价格经常被炒得很高。对此贡觉杰说:“我不卖画。我的画都是供给寺庙和国家艺术馆的。”
对于外界对于唐卡的一些宣传,比如说材料昂贵,贡觉杰很是无奈,“唐卡的珍贵不是因为它的材料,而是因为它包含历史文化”。 画唐卡的主要颜色分7种,藏青、绿色、黄、白、靛青、铜矿、红色。“市面上说什么绿色来自绿松石,都是骗人的,绿松石磨碎了全是白色粉末,怎么会是绿的?”贡觉杰说,“这些有色矿石只是比较稀少,平时没地方开采,我们都是和挖矿的工人沟通好,靠他们平时收集。”
时至今日,保存最久的唐卡已有千年,“我们学唐卡,出的都是精品,都想流传下去”,贡觉杰说,“但是我们的画师十几年、几十年都静坐在画室,不太会宣传和演讲。我虽然在一些大学开过讲座,但是人数不多,还是希望能通过互联网,把真正的唐卡传递出去。唐卡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把艺术传递出去才有意义。”
贡觉杰说:“画唐卡不能谈钱,因为一幅唐卡一画可能就两年,为了钱不可能坚持得下来。
那唐卡画师如何可以坚持?“因为我们这个职业离神最近,我们都有最纯洁的坚守和匠心。” (摄影/王翮)
贡觉杰的工作台,放满了各色颜料。
贡觉杰每天要如此全神贯注地作画,已经坚持了23年。
贡觉杰在作画中,会下意识把画笔在嘴唇上湿润一下,“我的视力非常好,可能从小接受到各种纯天然植物颜料的原因。唐卡颜料中很多就是药材。”
画唐卡,必须要懂历史、宗教、艺术、绘画,要会造纸、制笔、石匠、装帧,可以说集百艺于一身,并且永无止境。
唐卡中必须使用的材料——金粉。
制作唐卡用的各色画笔,纤细灵巧。
勉萨派唐卡的特点在于人物面部神态各有特色,不拘一格,金笔勾勒细腻,线条流畅匀称,火焰四射喷发,花草鸟兽精致夺目。
虽然年仅30岁,但是贡觉杰早就开班授徒,“所有来学的学生,全部免费”。
贡觉杰招徒唯一要求就是:必须懂藏语,否则很多唐卡书籍无法阅读。
贡觉杰说现在能坚持来学唐卡的人太少太少,他经常去大学上课,就是想最大程度地推广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