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发布
中国网讯(记者韩琳) 4月23日,中国五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榜出炉,排名依次为: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
当天,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会在苏州举行,对外发布了《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报告》《2024中国主要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报告》和《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会场。
据介绍,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指标体系由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营商基础条件、生态环保与低碳建设成果5个一级指标和58个二级指标构成,仍然以我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2024中国主要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报告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和成渝五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包括95个城市。其中,中国五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排名依次为: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
中国环境报社总编辑陈廷榔发布排行榜。
今年课题组新增《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对我国100个主要城市(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省市、17个其他省会城市以及54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课题组发现,我国百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性与等级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排名普遍处于较高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排名较为靠后。直辖市与副省级城市在各个维度差距不大;其余省会城市与普通地市受经济实力等因素制约在各维度总体差异较大,然而后者由于资源优势、竞争激烈等原因,排名前列的城市彼此之间差距并不明显。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城市营商竞争力。2022年中国环境报社、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和成都大学共同成立了联合研究工作组,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的分析研究。报告开创性地将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机制、内容、效果与城市营商环境竞争力的提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报告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生态环保工作助力城市营商环境提升的关键因子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还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推动各城市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田春秀副主任讲话。
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诸丹介绍城市生态环境营商指数研究内容与方法。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幺新介绍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终身教授张俊杰作主旨演讲。
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翔峰作主旨演讲。
报告详情可扫描中国环境APP二维码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