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科普成就未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配套活动——海淀户外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2024-04-26 15: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4月26日讯 (记者 王瑞芳)4月26日,由海淀区科协主办的“科普成就未来”2024年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海淀户外科普活动在海淀公园正式启动。

image.png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朱立达,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宝华,海淀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鹏及海淀区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成员单位等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

本次活动主题为“科普成就未来”,通过展现海淀区科技、科研成果,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新时代发展。活动以科普科创两翼齐飞为核心,将科学知识与户外体验结合,搭建公众近距离接触现代科技的桥梁。

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孟凡兴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北京市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步伐加快,以科普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水平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继续位列全国首位。他强调,全面提升科学素质,要突出引领性,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发挥科普的价值和功能;要注重科学性,把握好科普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权威、精准,建设好新时代科普生态;要把握融合性,强化全社会的科普责任,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要拓展开放性,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未来,市科协也将继续汇聚优质资源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共建新时代大科普格局,共推科普事业再上新征程、共促全民科学素质再提升。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宝华表示,作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海淀区锚定优质科普服务,树立高端科普“海淀样板”。打造了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形成了科协系统、科研院校、科普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发力的科普“共同体”,构建了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大科普理念进一步贯彻,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据2023年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海淀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已达到36.2%,蝉联全国地级市首位,新时代科普、科创双一流的“海淀模式”进一步成型。

“科技馆之城”建设是海淀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的重要举措,各类具有科普功能的实验室、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交织成科普网络,让优质科技科普资源串珠成链,形成科普“磁力场”,让科技场馆真正成为公众身边可接近、可参与、可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力量。活动现场还向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等7家新加入海淀“科技馆之城”的成员单位授牌。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朱立达,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宝华,海淀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鹏,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共同启动了“科普成就未来”2024年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海淀户外科普活动。

image.png

本次活动的科普互动体验区基于时下流行的VR、AR、MR技术,让公众在视听盛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开设VR自行车、VR滑雪、VR射击、VR摩托等互动体验设备。同时,设立人形机器人、IQ机器人、软体机器人、仿生魔法学院、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等科技设备,让参与者感受数字科技带来的乐趣与创造力。

image.png

人工智能成果展示区汇集前沿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层次丰富多彩。涵盖了智能芯片、应急救援无人机系统、全生物自然降解母料、声学成像仪等先进技术设备,让大家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image.png

科普教育区通过生动有趣的分享,让科学知识跃然眼前。设置有对抗机器人赛台、恐龙时期化石、球幕电影、天文小课堂等产品内容。同时特别设置“少年科普营地”,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激发科学探索精神,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image.png

活动于26日至27日在海淀公园持续开展,展览规模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宣传力度深入,把集中性的活动和持续性的科普工作有机结合,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利用AR、VR、MR等新技术新产品现场体验,贴近百姓生活,突出活动的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通过户外科普活动的举办,进一步营造人人重视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树立了新时代大科普的新理念,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教育的大格局,为海淀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良好的科技引领新局面。

image.png


【责任编辑:王瑞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