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业创新机遇 2024年中关村论坛“农业中关村”专场活动在京举行
2024年4月29日,在2024年中关村论坛的“农业中关村”专场活动举行。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当最“保守传统”的农业,遇上最“跨界创新”的中关村,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呢?如何用最少的粮食,生产最多的肉蛋奶?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创新?北京“科技小院”如何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否助力“碳达峰”?“农业中关村”在北京推进四年来,取得了哪些骄人成就?这一个又一个紧扣农业命脉与科技创新的火爆话题,都在引发社会深度的思考。2024年4月29日,在2024年中关村论坛的“农业中关村”专场活动中,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新颖的答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谯仕彦进行开场报告。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新角度: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谯仕彦,在做《饲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开场报告”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农业发展的创新做得不好,必然面临粮食危机、饲料危机;因此,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保障粮食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谯院士多次公开呼吁,为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靠做“加法”,同时也要做“减法”。
“加法”方面,谯仕彦院士从饲料用粮是粮食安全的实质展开了推理。他分析了我国饲料用粮生产和供需现状、饲料用粮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饲料用粮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他指出,饲粮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饲粮科技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要集中力量对提高畜禽水产养殖效率、研究应用低蛋白日粮、发展精准饲养和饲料精细化加工、推进种养加结合一体化农业和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等前沿科技开展攻关,加快建立可持续的饲料供应体系。谯院士介绍说,我们现在可以增加利用粮油果蔬加工的副产品、秸秆资源等,通过生物技术,做成饲料,让它们替代粮食,减少粮食的消耗。
“减法”方面,就在2024年4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全球正式启动“减少对抗微生物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农业食品体系转型”行动,旨在支持各国减少畜牧生产中对抗微生物的需求,内容包括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知识共享。抗生素使用导致的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导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畜牧业减抗、限抗、替抗、禁抗已是大势所趋。2020年7月,我国畜禽饲料进入全面“禁抗时代”。
2020年,饲料消耗的玉米土豆等粮食,占全部粮食消费的42%左右,如果再加上生产豆粕所需要的大豆,饲料粮可能超过了粮食消费的一半。为此,饲料也要做“减法”。2005年以前,我们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榨油,2005年以后,逐渐转为用于生产豆粕,而豆粕是做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2018年以来,我国全面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全面推行提效、开源、调结构措施,引导饲料和养殖行业减少豆粕用量。与2017年相比,2023年全国肉蛋奶产量增长了18.1%,豆粕饲用总量下降了6.6%,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需要继续推广普及低蛋白饲料应用技术,挖掘地源性饲料资源,提升优质饲草供给能力。谯院士指出,唯有科技创新能支撑豆粕减量,实现蛋白饲料的自主可控。通过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畜禽饲料中豆粕占比从17.9%下降到15.6%。
北京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峻峰致辞。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新探索:农业与农村,处处都有“创新”点
有统计数据表明,2018-2022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以57.67万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在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总体表现持续领先,且优势逐渐拉大,前瞻性研究活跃度持续增长。我国农业热点前沿研究的成果产出量持续增加,发挥主导力的产出也在增加,影响力持续升温,大量研究成果正加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2020年7月,北京市政府批复《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全力发展北京农业。北京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峻峰建议,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农业中关村”方向,一直在以科技规律、市场规律为导向,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主任郅斌伟,介绍了“农业中关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北京农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唯一出路,必须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果转化经验,建设“农业中关村”,引领推动农业从科技强向产业强转化。“农业中关村”聚焦农业科技、聚焦产业项目,链接全球智慧,一头连着研发创新,另外一方连着成果转化。
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齐立兴致辞。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齐立兴在题为《携手共建一流农业中关村》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农业中关村”的基本做法。他表示,四年来,“农业中关村”依托北京平谷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整合全市资源,推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作为“核心引擎”,集聚发展;几年来,创新成果不断出现,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面向全北京,建设了一批科研项目转化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数字农业示范项目、有机农业推广点和农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农业中关村”一直重视“高度发展”,政策资源“高”集成,科技要素“高”聚集,技术攻关“高”突破,科创服务“高”品质,建设“融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于一体,集“科研创新休闲交流”于一身的高品质科技创新园区,成为国际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作主题报告。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我国农业废弃物每年产生55亿吨,但利用率很低,不仅导致了“物质失衡”,还严重污染了环境,降低了土壤肥力。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长期致力于农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2019年,李季教授牵头建议,加快我国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并在江苏建设了全国首个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在他和团队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首个产业研究院,就是在江苏苏州建设的“有机循环研究院”。依托这个研究院,《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方案》开始步入实施阶段,涉及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环太湖五市(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正式开展了城乡废弃物有效利用的探索。李季教授表示,有机物的循环利用有两大方向,一是肥料方向,一是饲料方向。这两大方向都有利于循环农业、创新农业向生态有机化发展。农业有机物的循环利用,不能“一烧了之,一排了之”,而要采用综合效益最好的“生物处理方式”。生物处理方式如果能够全面推广,对“碳达峰”与“碳中和”有着重大的价值。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学者魏丹。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学者魏丹,长期关注农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用科技手段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她在《科技小院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创新报告中,积极呼吁应当加大农村“科技小院”推广力度。由魏丹研究员主持的“北京市密云水库面源污染控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采用板栗壳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处理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以林下坡地种植中草药打造固土保水农林复合体,开展“庭院清洁生产”助力农业发展,将黑山寺村打造成为北京首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
魏丹建议,全国各地类似的村庄,都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小院作用,“以水为景,以土为本”,带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小院探索“涉水社区”面源污染控制“四位一体”的密云模式,有效解决了村内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难题。同时,通过支持“乡村振兴”,打造“林药复合”的林下经济,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产业兴旺步伐,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科技小院还可促进文化创新,信托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实现农旅融合,科普与创新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农村成为新型“网红打卡地”。
北京首科集团董事长郭凤鸣致辞。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新机制:打破“数字孤岛”,强化“学科会聚”,改变女性在农业中的地位
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农业中关村”专场活动,由北京首科集团、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主办。北京首科集团董事长郭凤鸣表示,农业需要中关村、中关村助力农业创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民生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关村代表科技创新,唯有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生机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农村亟需“数字创新”。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张玉山,介绍了北京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配合社会组织,服务农业创新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在“数字乡村”建设上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富农等方式,助力农业创新,打破“乡村数据孤岛”,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快农业产业数智升级,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在《关于农业科技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的主旨报告中,强烈建议,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在“管理创新”上有重大突破。当前,生物农业技术正向智慧农业技术方向迈进,整个农业科技进入“学科会聚”新时代,农业科研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智能化科研正在成为主流,大数据驱动创新成为常态。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向“数字化”转型。
斐济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妮薇昌德。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除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也很值得重视。斐济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妮薇昌德女士,专门介绍了“农业发展中的性别问题”。她建议,应当重视女性在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女性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利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优势,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2023年4月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报告显示,解决农业粮食体系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为女性赋权,可以减少饥饿,提振经济发展,增强抵御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等冲击的韧性。从全球来看,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体系中,女性的作用往往趋于边缘化,更多从事非正规、非正式、兼职、低技能、劳动密集型工作,其工作条件可能不及男性。
女性土地的权属保障不足,获得信贷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并且必须适应为男性设计的技术。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农业粮食体系中普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为女性赋权,全世界将在落实“消除贫困”和“建设无饥饿世界”这两个目标方面取得飞跃。
内蒙古峥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曲越进行黄土沟壑区采动损伤智能监测及土壤修复技术方面的主题演讲。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创新与发展”是中关村论坛的永久主题,也是全社会的永久主题。以创新谋发展,以发展促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建设更美好的世界”。2024年中关村论坛的“农业中关村”专场活动,由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原首席记者张自力主持。在专场活动现场,一些研究院所和农业创新企业,发布了一批农业创新技术,包括生物强化型白细胞提取物精提原料技术、黄土沟壑区采动损伤智能监测及土壤修复技术、谷物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单质硫肥提升土壤健康技术等。这些“新生”技术,很有希望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为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贡献特殊的新力量。
2024年的“中关村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在4月25日至4月29日五天的时间内,主办方共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内容,举办近120场活动。上百位顶尖专家、上千名演讲嘉宾,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富有创新精神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