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到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看红树林 珍稀植物红榄李开花了

2024-05-20 05: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讯(记者韩琳) 初夏时节,正是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开花的时候。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来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这里种植的大片红榄李花朵绽放,一簇簇红色花朵挺立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煞是好看。

盛开的红榄李花朵。

“这里种植的红榄李已经超过2300多株,实际上已经脱离濒危状态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对记者说。

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中国仅在海南陵水、三亚、崖县有天然分布,在三亚和陵水残存少量成年个体。据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于2014年发布的《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国内的红榄李仅剩下14株。

从2013年起,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始引种红榄李并进行人工培育。在王式军与其同事对艰苦努力下,保护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现了红榄李的人工培育。今天,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20亩超过2300株红榄李。

王式军在給红榄李幼苗浇水。

记者来到保护区的时候,王式军正在泥泞的湿地里忙活,只见他将一棵棵红榄李幼苗从泥土中挖出,包好,移栽到另一处。

位于海南省东北部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1月3日, 1986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3337.6公顷,红树林面积1771.08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20科36种,占全国的97%,海草2科4种、两栖类5科7种、爬行类6科13种、哺乳类7科9种、鸟类57科229种、鱼类63科177种、软体类58科151种、蟹类22科115种、虾类4科11种、昆虫类66科208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迄今为止,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质量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全国示范保护区; 2019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单位”;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湾之一; 2012年被《森林与人类》杂志评为中国最美20处森林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角。

据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就分布在海岸浅滩上,共有红树林植物19科35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7%,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和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红榄李、水椰、海南海桑、拟海桑和木果楝已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保护区内栖息的鸟类有204种,为许多迁徒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其中珍贵的有黑脸琵鹭、褐翅鸦鹃、黑嘴鸥、游隼等。东寨港记录的鱼类有119种,大型底栖动物115种。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得来并不容易。据了解,2014年3月30日,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将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同时建立巡护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猎捕、捕捞、毁林占地等行为。

2013年8月以来,海口市财政投入1.5亿元关停、搬迁了9家养猪场,迁移55万只咸水鸭养殖场,拆除8家违规餐饮店、清理整顿20家非法采石场,拆除周边违章建筑22宗、2万平米;建设演丰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消除片区生活污水。2013-2020年共清退养殖塘5776亩(包括保护区周边区域),恢复种植红树林4655亩,累计投入总计2.69亿元。其中主要有2013年投入5500万元实施保护区内2355亩退塘还林工程,该工程是当时我国红树林保护中规模最大的退塘还林工程;2018年7月市政府将博度片区886亩养殖塘实施退塘还林作为江东片区首个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投入1.7亿元开展退塘还林工作,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群众经济利益的双赢;2019年-2020年度实施“海南东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进行退塘还林,投入4370万元,退塘还林面积达到2535亩(项目部分延伸到保护区外)。

茂盛的红树林湿地。

2013年以来,针对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等问题,保护区多方寻求对策措施,开展修复工作,通过抬高种植区,或实施挖沟清淤、起垄整地、补植、胚轴扦插等系列措施进行造林;对于遭受潮水冲刷,海浪侵蚀严重的区域,利用废弃牡蛎壳在河道边堆叠形成生态消浪护岸掩体,再从河道中清淤填高河道两岸种植红树苗木进行修复,成功护岸5000多米;对于亚健康病树,利用土埋法、塑料薄膜包扎法、生石灰涂抹法等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5万多株亚健康的病树防治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亚健康病树恢复性增长,恢复了生机。

为提高资源管护能力和科研监测能力,保护区于2019年投入1213.12万元,建设智能化监管系统,购置和安装了5套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站房型)、4套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浮标型)等监管装备,进一步通过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技术与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监测。

做植物聚落情况检测和记录

此外,保护区加大推进红树林采种育苗工作,仅2016年就采摘各类红树林种子3200多斤,培育正红树、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等各类红树林苗木29.8万多株;并开展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的培育。

告别的时候,王式军表示,尽管已经退休了,但他会在培育红榄李的岗位上一直干下去。

“春季萌芽后,红榄李将迎来很长一段的花期,满树红彤彤的花,非常好看,你们就好好欣赏吧。“王式军笑盈盈地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韩得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