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第一通电村” 看北京电业百年发展史与高科技的隔空“对话”
5月30日,国网北京石景山供电公司在北京模式口开展走进“北京第一通电村”电力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国网讯(记者 郑亮)5月30日,国网北京石景山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号召,开展走进“北京第一通电村”电力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
本次展览在模式口“北京第一通电村”红色电力展馆举行,面向全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主要分为室内电力红色历史文化介绍和室外电力科技发展科普教育两个部分。
走进展馆,来自石景山供电公司的志愿讲解员们向公众详细介绍了模式口通电改造发展史、红色电业在解放北京的历史贡献以及北京电业的百年发展史。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历史的实物,向观众再现了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在展馆外的广场展板区,这里有居民用电知识宣传、电力爱心教室、科创成果展示、电力工器具及设备展览等几个板块,通过互动交流向公众全面传递电力知识。同时,活动特别设置了电力爱心教室区域,这是专为青少年们打造的充满乐趣和创意的科普空间,通过互动游戏和科学实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电力的奥秘。
在电力工器具及设备展览区,巡检机器人和机器狗等新型电力设备展览项目格外吸引公众的目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电力行业的高科技智能设备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完成巡检任务,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它们的出现,并且逐步改变着传统电力巡检的模式,为电力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此次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电力科普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回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百姓了解了北京电业的百年历程和今日面貌,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石景山供电公司将继续在首都城市西大门这片热土上,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共筑一起向未来的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作为北京第一个通电的村落,模式口原名磨石口村。1919年,北京第一家民族电业企业—京师华商电灯公司选址石景山建立京西发电厂,1922年2月向京城输电,并为磨石口村通了电。电力的出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磨石口村的发展路径也成为可借鉴的优秀“模式”,因此更名为模式口。图为模式口村有电历史照片,画面右上角便是当年的电线杆。国网北京石景山供电公司供图
模式口“北京第一通电村”红色电力展馆展出的旧式电表,该展品为百年历史的实物。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活动现场展示的巡检机器狗引来观众围观。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活动现场,电力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用电安全常识、节约用电技巧和阶梯电价政策等内容。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模式口村内保留的老式电线杆。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模式口村内反映当年通电后场景的雕像。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