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非遗 | 侗族大歌穿越千年
近日,记者采访来到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二楼的音乐教室里,传来阵阵歌声。
侗歌教师潘锦莲正在给学生们传授《筑塘歌》。课后潘锦莲告诉记者,小学的每个班,每周都会有一堂侗歌课。
小黄村
小学所在的小黄村由数个自然寨组成,村民几乎全是侗族。小黄村因歌闻名,被称为“侗族大歌之乡”。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
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特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熟悉当地风情的朋友告诉记者,侗族有三宝,除大歌外,还有——鼓楼和花桥(也称“风雨桥”)。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侗族文化的象征、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和议事的会堂、平时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有侗寨必有鼓楼的说法。
鼓楼大歌
在小黄村,形似宝塔的鼓楼内,歌队正坐在长椅上演唱侗族大歌。
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队才能演唱,每个歌队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
今年80多岁的潘萨银花是歌队的领唱。
从四五岁会说话起,潘萨银花就开始跟着家人和老人学歌。
她讲,爸爸妈妈白天上山种地,晚上回来,吃过饭后,就是学唱侗族大歌的时间。
聊起小时候最喜欢的歌,潘萨银花老人即兴唱起了《筑塘歌》。歌里讲,侗家娃挖泥巴,来玩耍;筑成水塘,养鱼虾;筑成水塘,种庄稼。
长大一些,她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歌,边做事情边学歌。
鼓楼
侗族人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祝酒时会唱歌,劳动时也会唱歌,侗族谚语还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侗族的歌还有一个特点,在很多特定的场景,会临时编歌。
潘萨银花说,小时候跟着老人学的歌,长大后才懂得其中的内容和哲理。
侗族大歌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七种。
歌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鼓楼上的彩绘
在学歌时,潘萨银花总比别人学得快,表现出超常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潘萨银花告诉记者,自己的外老太(姥姥)、妈妈、姨妈、舅舅都喜欢唱歌。在寨子里的鼓楼里听别人唱歌,听谁唱得好,听一遍,她们就能唱下来。
潘萨银花从祖辈那里学会了200多首侗族大歌、小歌,还有琵琶歌、河边歌、牛腿琴歌……
“先教歌词,然后教调子”,潘萨银花告诉记者,“老人这样传给我们,现在我也这样传下去。”
小黄小学的学生跟着潘萨银花老人学歌,学校的侗歌老师潘锦莲小的时候也跟老人学歌,贵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也跟老人学过歌,老人还在周边的村寨传授侗歌……,潘萨银花已经有上千位徒弟。
“他们哪一首歌不会唱,都可以来跟我问,跟我学”,潘萨银花说,“我要把歌全教给他们,我才放心。”
潘萨银花
潘萨银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位耄耋老人肩负着传承的重担。
老人告诉记者,她和歌队在北京和上海等全国不少地方都演出过,她强调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过两次。话语间流露出着作为歌者的自豪。
在村里,经常能看到歌队在鼓楼表演,特别是在节日里。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小黄最盛大的节日——传歌节。上至耄耋老年歌队,下到咿呀学唱的娃娃歌队,都会将自己最好的歌声奉献给山寨的父老乡亲和千里迢迢赶来的旅者。
老人说,“我们侗族大歌越多人唱越好听,越多人唱越开心越欢乐!”
今年八十多岁的潘萨银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就连调静音都需要年轻人帮忙。即便如此,她还学会了录音,把自己会的歌曲都录在了手机里,可见老人爱歌之深,护歌心切。
传歌河水倒映着花桥
记者对潘萨银花老人的采访始终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老人告诉记者,这河水被称为“传歌河”。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侗族大歌宛如这流淌的河水,终将汇入中国多元文化的历史长河,构成了瑰丽壮阔的中华文明。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有中外游客在鼓楼听歌,感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侗族大歌经常走出国门在海外演出,还有在国家重要的外事活动中表演,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条纽带。
采访完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花桥。木质结构的花桥,榫孔层叠交错,不用一钉一铆。抬头望去,桥柱之间的木板上画着对歌、农耕、祝酒的场面……桥下正有人在漂洗蓝靛织染。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小黄村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网 杨佳 孙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