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破解“大难题” 安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成效显著
6月25日,我国将迎来第34个全国土地日,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通知,本次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安徽于2022年获批全国唯一一个省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成果丰硕。
安徽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改革试点从八个方面着手,健全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体制,创新土地效益评价体系,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耕地保护新机制,打造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探索“健康体检+土地管家”、“一码关联、一码管地”、涉法涉诉土地处置机制、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等新打法、新手法、新做法,着眼“小切口”破解“大难题”,改革取得一些成效,探索形成了一批有益经验。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通过规划引领、制度建设、各方协调等手段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科学规划、集约化建设,实现土地开发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走出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城市内涵式提升新路。
科学规划 产业创新升级
走进中安创谷国际科创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拥湖而建的现代楼群。
中安创谷国际科创社区。杨楠 摄影
中安创谷项目地处合肥市国家级高新区,位于安徽“科大硅谷”核心区,是合肥市通过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打造产业创新升级的示范项目。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设立节约集约专章,通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层层落实“园区-单元-项目”规划约束性指标传导,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园区一期自2020年运营以来,产值和税收稳步增长,2023年实现产值170亿元,亩均产值7141万元,亩均税收208万元。该项目充分体现了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业务、服务三大创新,在用活用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实施“一张图”智慧用地,工业项目“一码管地”“一码关联”,探索工业用地“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快速解决用地问题。
中安创谷国际科创社区。杨楠 摄影
据了解,中安创谷项目共分六期,一、二期为多层、高层产业用房,容积率达1.9以上,三期项目规划容积率达2.6。实现全球路演中心、运动中心、美食中心、托幼中心、党群中心、人才公寓等全要素配套服务设施混合利用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
盘活低效用地 提升城市品质
沿着合柴1972文创园的街道前行,高大的厂房红砖灰瓦,现代雕塑矗立于老厂房之间,厂房内改造的老合肥街景,合肥火车站售票厅、邮局、照相馆映入眼帘,孩子们坐着迷你蒸汽小火车环绕其中,像是乘坐时光穿梭机。
合柴1972文创园内老合肥街景。杨楠 摄影
合柴1972位于包河区、蜀山区、经开区节点处,是国内第一个由监狱旧址改造的文创园,这里曾经是合肥砖瓦厂、合肥柴油机厂、合肥监狱旧址。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片土地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包围,布局散乱、功能不合理、权属碎片化、用地粗放的现象日益凸显。但是拆迁拆不掉、收储谈不拢、原使用权人不退出、新产业进不来、配套跟不上,使得这里整体空间利用效率低下。
由厂房改造的合肥家电故事馆。杨楠 摄影
2018年合肥监狱迁址之后,合肥市组织开展片区策划,没有将废旧厂房推倒,而是将“实施保留建筑物的同步改造,形成文化创意特色街区”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条件,实施老厂房活化利用,保留城市工业记忆,打造城市文创新地标。通过引入艺术展览、数字媒体、文化传播、设计服务等新业态,实现“腾笼换鸟”。
在家电故事馆不仅可以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电子产品,还能了解电子产品的发展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产品实物。杨楠 摄影
合柴1972文创园是合肥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典范。这里通过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既保留了老厂区6万多平方米的工业遗存,又培育了一个文创产业,既改变了城市面貌又完善了城市功能和配套服务,围绕已经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园,新建扩建9条道路,如今片区内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小学、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停车场和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补齐了片区生活、生态的短板。
合柴1972文创园区内小学。杨楠 摄影
据了解,合柴1972文创园现有企业137家,解决2000余人就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现了低效空间的成功转换,在提升城市品质功能活力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资产权益价值的增值,发挥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点石成金”作用。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长丰县下塘镇的比亚迪汽车合肥生产基地,“秦”、“元”等畅销车型正从这里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比亚迪合肥基地。杨楠 摄影
2021年7月,长丰县通过招商引资,与比亚迪集团达成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意向,仅用80天即完成了土地收回合同谈判签约、收回批复办理、权属变更及土地挂牌出让等工作,高效盘活了9宗低效存量用地,节地效果明显。
高架轻轨交通体系,不仅实现了人员和物料在厂区内的高效运转,也极大的节约了厂区交通道路用地。杨楠 摄影
比亚迪合肥基地一期项目布局科学合理,生产协同运作高效。通过自建高架轻轨交通体系,不仅实现了人员和物料在厂区内的高效运转,也极大的节约了厂区交通道路用地。厂区主要生产工艺车间建造高度普遍在20米左右,按照生产需求部分设置了三层结构,通过建设大跨度高标准的工业厂房,实现了向空间要效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
比亚迪合肥基地。杨楠 摄影
截至2023年底,比亚迪合肥基地一期项目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约50万辆,年产值达600亿元,带动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落户下塘工业园。
据了解,比亚迪合肥基地的建设规划分为三期,目前正逐步落地实施,待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2000亿元。该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存量抓挖潜、科学布局求高效,是长丰县用“用存量换增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范。
下一步,安徽省将加强改革试点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努力在土地效益评价、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程包保服务和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节约集约用地、产业项目用地“一件事”等方面打造“安徽特色”,提供“安徽模式”和“安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