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球智库峰会: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维护全球增长的平衡性与稳定性
7月4日下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八届全球智库峰会——“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维护全球增长的平衡性与稳定性”平行圆桌会。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南非等多国智库专家和政府前高官,就新形势下推进全球国际经济金融协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在引导性发言中指出,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是维护全球增长的平衡性与稳定性的重要基石。本世纪前20年是国际经济金融协调的“黄金时期”,金融监管《巴塞尔协议Ⅲ》和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成果,促进了全球经济金融的繁荣稳定。2020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遭遇诸多挑战。新形势下应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聚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化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贸易投资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合作、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协调合作。要关注各方利益并全面评估主要国家重大经济金融政策变动造成的国际影响。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表决权。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主席执行顾问谢拉•克里斯蒂娜•托伦迪诺•巴尔博萨表示,当前国际机构面临重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经济稳定与平衡,应进一步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机构中的广泛代表性,以体现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避免机构僵化,提高透明度。
墨西哥前驻华大使何塞·路易斯·贝尔纳尔表示,当前全球协调机制面临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重构、新地区联盟和中美系统性竞争等多重挑战,未来加强国际协调机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政治意愿。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全球正从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向以地缘为基础的国际体系转变,特别是一些国家动辄将规则武器化,对国际协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当前要进一步发挥G20机制作用,探索在金砖机制上融入经济和金融协调机制,推动清迈倡议在RCEP中发挥更大作用。
印度尼西亚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瑟•达姆利指出,宏观政策溢出不仅要关注货币财政政策的溢出,当前还要关注劳动力市场、土地利用、减排等政策的溢出效应,美欧等将政策强加于人不可接受。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孟大为强调,现行国际机制既昂贵又低效,需要改进更好体现发展中国家诉求。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教授阿皮塔•穆克赫尔吉用数据说明中国、印度等国在全球治理的代表权没有很好体现,南南合作尚缺乏应有的平台,发展中国家集体声音有待加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指出,国内失衡是国际失衡的重要根源,美国把自身国内失衡原因转嫁外部,造成了全球协调困难。中国开放合作政策将推动创造全球更多的公共品,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是两国可以合作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