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中央网信办启动专项行动整治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

2024-08-05 18:2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记者31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督促网络直播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网络主播行为管理,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据悉,本次专项行动围绕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重点整治五类突出问题,包括: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传播“软色情”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其中,针对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问题,重点整治炮制虚假粉丝量、浏览量、点赞量和交易量等数据,制造抢单爆款假象;过度渲染商品“功效”,夸大食品、保健用品功能,误导坑害消费者;打着“特供”等旗号销售仿冒假冒商品。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各地网信部门要周密组织部署,全面排查整治,扎实推进落实。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督促指导属地网站平台加强网络主播规范管理,强化用户行为规范,优化推荐机制,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擦边”“造假”何时休 莫给劣质视频加流量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等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新增用户的“主力军”。根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增长到97.2%,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未成年人社交、娱乐、网购的重要方式。

然而,一些自媒体博主为博取流量摆拍制作虚假短视频、发起“擦边”“低俗”话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信息纷杂的互联网时代,为未成年人筑建清朗网络空间、促进未成年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擦边低俗 违背社会道德

“擦边”“低俗”一般具有隐蔽性较强、审核界限模糊、引流效果显著的特点。这导致部分短视频博主不惜违背道德底线主动发布“低俗擦边”内容吸引平台流量,从而获得商业收益。

如博主邹某在其账号发起的直播话题中,隐晦低俗内容占很大比例。直播间以两性话题为主,用词隐晦神秘、引人眼球,关注者纷纷评论点赞,场面十分热闹。随着热度不断升高,博主便将话题引入低俗、擦边的敏感内容,甚至公然谈论涉两性对立问题,让一众“吃瓜群众”热情高涨,激发强烈的社会情绪。

据观察,这类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不在少数,往往能吸引大批网友评论点赞。相比衣着暴露、动作挑逗的色情内容,虽然平台对于擦边行为明令禁止,但因各平台难以统一判断审核,导致此类行为未得到彻底整治,无声无息侵入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大多数网友被这种话题吸引,往往忽视这类低级趣味对于青春期未成年人良好品德形成中的负面影响。

“擦边”“低俗”不仅是内容违背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更会在无形之中扭曲未成年人价值观。未成年人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对这类“擦边”内容往往无法准确判断,更容易受到这类行为的毒害和侵蚀,另一方面青少年好奇心重、猎奇心理强,容易沉溺在此类内容中,更有甚者形成严重网瘾影响正常生活。

捏造事实 挑战公序良俗

今年年初,“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突然火爆全网,相关热搜话题快速登顶各大社交平台。千万粉丝的网红博主“@Thurman猫一杯”发视频称,巴黎一饭店服务员递来两本遗留在厕所的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并将把作业带回国还给秦朗小朋友。随后,一个自称“秦朗舅舅”的账号“@杨柏屹”现身,吸引大批关注,热度持续发酵。

当大家认为故事应该到此为止时,闹剧迎来反转。这名自称“秦朗舅舅”者被证实“蹭流量”摆拍,账号被禁,视频下架。几天之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整体系策划编造,该博主全平台被封禁。这场挑逗网友情绪的闹剧最终落下帷幕,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甚至催生了一个新词汇“新黄色新闻”。

与“擦边”“低俗”的短视频内容不同,这类短视频博主一般不涉及敏感话题,以分享个人日常生活为主,是网友最为接受和喜爱的视频题材。所以在真实内容中参杂虚假信息,很难在视频发布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虚假信息”往往在部分真实事件中,通过设置时间冲突、地点冲突、人物冲突,增加事件戏剧性,吸引大批“吃瓜群众”关注。

此类消息虚假消息的无序传播,不仅影响未成年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容易产生更为恶劣的影响。未成年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一些未成年人因相信虚假信息而产生恐慌情绪,甚至采取极端行为。此外,虚假信息的泛滥还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对社会产生错误认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严打严查 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擦边低俗”“虚假捏造”内容的流行传播,反映了短视频时代“流量为王”“流量致富”的扭曲观念,错误的价值导向直接导致短视频参与者在内容策划之初,就将视频所传递内涵正确与否抛之脑后,甚至不惜挑战法律法规的底线。

针对自媒体乱象,近年来,相关部门频频出手、重拳整治。早在2021年2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全面清理低俗庸俗、封建迷信、打“擦边球”等违法和不良信息。2022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网络主播从业行为,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了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开展10项整治任务。

其中包括重点整治传播低俗色情、攻击恶搞、煽动对立等违法不良信息问题;集中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信息陷阱”、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等问题;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要求,整治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相关突出问题等。

根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内容,建议完善视频类应用监管,加强内容的正向引导。一是推动形成短视频行业良性竞争机制,持续改善部分平台审核把关不严格、推荐算法不科学、流量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二是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模式的普及,早日形成针对未成年群体的内容池标准。三是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短视频内容质量提升。


【责任编辑:房小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