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物质精神双丰收 田洋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2024-08-08 15: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同安田洋村,是一座“远山近水田绕村”的独特城中村,这里是“古同安科举第一乡”,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标签:网红村、甘蔗村、幸福村、富裕村,汇聚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各种想象。

“网红村”得益于一位“网红书记”,带团队、讲微课、拍MV、开直播……总在奔波忙碌着,他不仅善讲田洋故事,推动新时代基层治理也有一套,打造出了“甘蔗哥”“爱拼食堂”“西溪慢道”等乡村振兴样板。

有为青年愿返乡,外来租户留得住,田洋村以党建引领,让老百姓真正“富”了起来,获得了物质与精神双丰收!

文化兴村:古同安科举第一乡

据文史专家陈金城考证,同安田洋居民是金门移民的后代。明正统年间,金门浯阳礼房十六世陈廷魁携弟廷祚迁入开基,嘉靖年间金门信房十九世陈沧江迁入,清初沧江玄孙信房二十三世陈观泰再迁入繁衍。明清两代的田洋子弟保持了金门老家的传统,吟诵成风,在科举场上大放异彩,被称为“古同安科举第一村”。

赓续进士文化,陈水让认为这是汇聚村民凝聚力的精神源泉,而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延续“古同安科举第一乡”传统,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田洋村整合古厝资源,活化田洋书院、进士第等空间,植入传统文化故事,吸引了一批批艺术创作者纷纷进驻。

“田洋村村道两旁枯燥单调的墙面在艺术家雕琢下换上了‘潮服’,静默的古厝老宅和独特的文化印记变身为乡村‘留文’‘留魂’的窗口,村民们对‘文化兴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陈水让说,有些工作室不仅成为游客参观研学体验的好去处,还成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好项目,带着“绝活”落户田洋的艺术创作者们,潜移默化改变着田洋人的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红”书记:靠山靠海不如靠支部

从2003年起,陈水让就在村委会任职,2015年实现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一肩挑”,对于基层治理,陈水让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更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为主讲人,陈水让拍摄的《书记话振兴》微党课得到了厦门全市基层党员的广泛收看,他还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拍摄火遍全网的《甘蔗歌》,“能发挥‘网红’正能量传播基层农村声音、创新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网红书记”。

甘蔗田田洋村供图

田洋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十几年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几万元,而在去年已经突破80万元。“我们不靠山也不靠海,是靠党组织一步一脚印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在这几年来的基层工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把党组织建好建强,才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陈水让说。

2017年,他带领团队外出调研、学习先进做法,创新性发展了一体化集中办公模式,村两委、网格员、驻村工作队一同办公,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群活动服务大厅村干部的办公面积由原来的80平方米缩减为不到40平方米,通过打造“一站式”服务吧台,将“点对点”的询问化作“心与心”的沟通,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为了帮助党员群众更好地领悟党的方针政策,他成立了田洋乡村党建学院,把专家请到家门口,把课堂设在合作社,使基层农村党员更加自觉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在他的带领下,田洋村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多项荣誉。

甜蜜事业:一支甘蔗撬动特色产业

田洋村西溪环绕,水质甘甜,村民们对这里自古盛产的甘蔗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他们坚持用豆饼肥或豆渣给甘蔗施肥,有效地保证了甘蔗的甜度。田洋村出产的甘蔗茎粗皮薄、甘甜质脆,是远近闻名的“同安最甜甘蔗村”,不少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如何立足这个资源优势走出特色发展之路是田洋村的工作重点之一,陈水让说起田洋村的产业致富经底气十足,笑得和甘蔗一样甜,他的心里装着一个个新鲜有趣的故事,装满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百年前田洋村民赖以维生的经济命脉——甘蔗,摇身一变成为田洋村形象大使——甘蔗哥,他左手拿着甘蔗,右手捧着书卷:一手抓农业,一手抓文化产业,这就是田洋村乡村发展战略。

“网红书记”和村民一起直播卖甘蔗田洋村供图

近年来,田洋村积极推进“田洋果蔗”国家地理标志申请,推动“一村一品”形成标识、走向市场、带动增收。而在“网红经济”盛行的当下,现代化营销也难不倒这位“网红书记”,他通过“学校爱心认购”、“甘蔗研学”、“助农直播”等形式不断拓宽甘蔗销售渠道,让村民一同共享发展成果。在今年,田洋村还计划举办“蔗王争霸赛”,将从全村评选出一批品质优良的甘蔗,以此提高村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

村歌《甘蔗歌》MV拍摄过程中,百余名村民自发参与演出,这不仅是对百年甘蔗文化的认同,在乡村振兴“领头雁”带领下,田洋人对走向幸福生活更是信心满满。

共富之路:百花齐放春满园

“百姓生活便捷富足,服务业也要跟得上,这样经济才能有活力。”陈水让说,田洋百姓不缺休闲好去处,大街小巷遍布咖啡屋和小酒馆,不想做饭了可以点个外卖,在农村也可享受轻松便捷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如今,“文旅经济”也初显成效。“自去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检视出东西溪沿线环境提升不足,影响村民享受更好生活品质,为此,我们将东西溪流域生态治理列入城中村重点改造项目清单,定期调度、挂图作战”,陈水让认为,不但要正视实际问题,还要化劣势为优势。

整治过程中,西溪滨水慢道叠加了人文、生态、区位等多重优势发展“花海经济”,并创新开展“蔗里有点甜”亲子研学等活动,为产业发展导入了人气、集聚消费新动能。今年春天,田洋花海火爆“出圈”,前来赏花群众络绎不绝,日均人流量破万;五一又有新主题,3.7公里西溪生态“水上溪游”吸引了3.44万游客,为整个片区取得59万元的可观收益。

西溪滨水慢道花海景观田洋村供图

水上溪游同安城建公司供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陈水让也谋划着如何才能带动周边村共享发展成果。依托“领头雁书记工作室”,他带领田洋村与莲花镇水洋村、云洋村以及汀溪镇五峰村开展跨村联建活动,“同安面线礼盒”等联合产品一炮打响,四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50万元,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就像那首《甘蔗歌》唱的:“人才有一挂,故事讲不完”,田洋村的美好生活反映在村民的一张张笑脸中。“爱党、爱村、爱拼、爱学、爱邻”的“爱在田洋”党建品牌已经深植人心,“不仅要推动治理实、产业旺、生态美、树新风,更要让乡亲笑起来,这样的爱才有价值”陈水让表示。(供稿人:陈志坚 周雅芳)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