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赴六安开展“拜谒红色摇篮,千里跃进将军故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6日至7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六安开展“拜谒红色摇篮,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活动,探寻将军戎马生涯的革命斗争历史,坚定革命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8月6日,实践团一行参观了大别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全面展示大别山特别是皖西地区优秀儿女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以及在党中央关怀下的六安市的巨大变化。成员们深入了解大别山革命的各个阶段,感受皖西儿女谱写的英雄业绩。实践团成员徐逸凡表示:“同样作为安徽人,我感到自豪,皖西儿女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四十六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使皖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正以百倍的努力建设着幸福六安,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期间,实践团一行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的成员们进行了交流分享,华东师范大学李爱鹤谈道:“整体参观下来,知识十分密集,详细记录了大别山革命各个阶段的英雄事迹,大别山百万英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光辉灿烂的大别山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贾少臣发出感慨:“六安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和‘将军的故乡’当之无愧。在纪念馆里,我感受到了大别山英烈演奏的一曲曲革命音符。”
(实践团队队员在皖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徐逸凡摄)
(实践团队队员在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相关内容刘寒冰摄)
见证革命历程,历史瑰宝
8月7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六安金寨,金寨县是六安市的瑰宝,位于大别山腹地。首先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刘寒冰说道:“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与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梦幻联动,更加全面详细介绍了开国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金寨彪炳千秋的革命斗争史。金寨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奋战,涌现出可歌可泣的‘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革命星河,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英雄英烈的无私奉献大无畏精神应该被我们传承下去。”
(实践团队队员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学习相关知识刘寒冰摄)
缅怀革命英烈,不忘初心
8月7日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红军广场追忆那段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位于金寨县老县城中央的红军广场被青松翠柏环绕,四季常青,整个广场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每个走进广场的人心中自然而然涌起敬仰之情。红军广场依山而建,拾阶而上,每一段台阶的数量各不相同,寓意着金寨县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不同贡献,在阶梯的尽头,高耸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映入眼帘,刘伯承元帅题写的“燎原之火”四个镀金大字刻在24米高的纪念塔正面,默默的诉说着大别山老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实践团成员安家祥感叹道:“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我们应该牢牢铸实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实践团队队员在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合影徐逸凡摄)
(实践团队队员在红军广场合影徐逸凡摄)
两天的学习旅程结束后,郁妍茹有感而发:“这次来到将军故乡,追寻红色记忆,了解了六安金寨背后的革命故事。作为青年党员,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们应在重温大别山革命历史中立根铸魂,让红色精神、红色力量和红色基因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与使命,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供稿人:厉敏、郁妍茹、徐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