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图 片>

与120亩棉花共度夏日 华中农大研究生在新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09-02 16:4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与120亩棉花共度夏日,这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衣披万疆”研究生实践团最近的生活。今年暑期,华中农业大学的多名农学生走进新疆农业科学院库尔勒棉花育种基地。该实践团依托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基地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社会实践工作,涉及棉花生产调研、性状考察、高新技术应用、种质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农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为棉花生产、产业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

多位院士指导,助力新疆农业高效生产

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建的“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行莅临基地,深切关怀和指导实践团研究生在基地的生活与实践情况。

张献龙院士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查看了棉花的生长情况,询问了研究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遇到的难题,并为实践团师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同时张院士鼓励研究生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培养逻辑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团成员徐文彬说到,“这次社会实践,得到了两位院士以及闵玲教授等老师的指导,我们团队多名研究生也在研究棉花高温下花粉活力、花药开裂、代谢组学等课题,研究如何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更好提高棉花高温育性,达到棉花稳产、高产。这些指导和实践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实践团成员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在棉花抗高温逆境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张献龙院士和校领导与同学们在田间亲切合照

深入实践试验,为棉花生长解决难题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实践团成员深入实验室、田间地头、试验设备旁,开展了一系列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先后完成了材料统计及挂牌、优良品系杂交制种、农艺性状调查、花粉活力定量统计、代谢组样品采集及处理、田间生长调节剂喷施以及DNA提取检测等试验。从田间到实验室;从生理生化试验到分子生物试验,每个项目都凝聚着实践团师生的努力与汗水。他们通过亲手操作、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不断突破自我,解决难题,用实际行动助力新疆农业发展。

实践团成员在实验室处理棉花花药样品

在棉花团队抗高温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生长调节剂的外援喷施可以提高棉花的高温抗性,在此次实践中,实践团成员设计了多种成分及浓度的组合进行喷施试验。“棉花每年都会有因高温而导致无法正常受精的情况,相信你们的试验结果将来一定能够给棉花农业生产创造新成果。”棉花育种基地负责人朱家辉高兴地说。

“棉花开花期高温逆境始终是阻碍新疆棉花产量提升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新疆大面积的棉田主要为抗高温品种,棉花抗高温育种在提高品种选育的同时,还能够结合生长调节剂喷施等方式,提高棉花花粉育性,增产增收,非常符合新疆地区的产业需求。我们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较全面的棉花群体资源以及技术条件,开展棉花耐高温研究,促进棉花产业发展。此次实践活动一定能进一步锻炼我们的专业技能。”实践团成员左春阳说。

师生并肩,智慧碰撞-闵玲教授与学生一同处理花药样品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实践团研究生们纷纷表示,这段经历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是对科研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这次实践,成员们深刻意识到,科研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保持对学术未知的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一定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未来,棉花团队的研究生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科研的征途中砥砺前行,为创造更多科研成果而不懈努力。

供稿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衣披万疆”研究生实践团


【责任编辑:伦晓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