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报道>

法润天府⑤|从法治“坝坝宴”到“道德银行”,四川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

2024-09-29 15:1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近年来,四川注重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尤其在乡村地区,通过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村民法治素养,促进了乡风文明,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为扩大法治宣传在乡村的到达率,四川选取了部分地区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示范阵地,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在乡村全覆盖。其中,雅安市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甘孜州白玉县赠科乡依里村与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在乡村法治宣传这条赛道上跻身前列,成为乡村普法的示范阵地。

创新普法路径 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

四川乡村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传统丰富。特别是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川西地区,注重结合当地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量身定制普法内容和宣传方式,避免了法治宣传教育“一刀切”。

白玉县赠科乡依里村在法治宣传阵地中巧妙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结合汉藏双语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讲解法治知识,确保群众听得懂、能用上。为了更加贴近群众的法治需求,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依里村还通过村委会广播、农民夜校、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放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

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助力乡风文明转变

为了进一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四川乡村普法阵地建设还特别注重法治服务的延伸和法治实践的深化,构建起了综合法治服务体系。

以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为例,该村在制度建设方面,推行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由村里的长者和法律顾问共同组成法治调解小组,为村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和调解纠纷服务。同时,该村建立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法律援助的申请流程,确保困难群体能及时获得法律支持。

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不仅要解决基层治理难题,还需着眼于社会风气的改善与提升。在法治宣传教育中,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围绕控辍保学义务教育、社会治安、禁毒防艾、扫黑除恶、农民工权益保护、计划生育、土地流转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精心设计宣传内容。

在宣传方式上,创新性地将法育与德育相结合,以彝族传统道德教育经典《玛牧特依》为基础编印宣传资料,并使用彝族文字制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火普村将法治宣传与移风易俗相融合,探索设立“道德银行”“雄鹰基金超市”,成立村移风易俗红黑榜和积分制评定领导小组,积分评定小组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和加扣分事项,对照评分细则评分值,同时每月按时评定一次,每季度按时汇总、公示、兑现一次积分成果,为全村农户建立了道德诚信评价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火普村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本村治安案件为零,无吸贩毒人员,艾滋病人员零增长,10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做到了矛盾纠纷不出村,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很高。”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