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探极——写在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出征之际
中国网记者 杨佳 摄影报道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出征南极前,房吉闯连续做了一个月的梦,都是关于那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那些日子里,他身体里充满了肾上腺激素。
10月31日,两条红色巨龙停靠在珠江口的国际游轮母港,等待第41次出征南极考察的指令。
两船一前一后停靠。“雪龙”号船身更大更长,船身较明显的标志就是一个巨大的球形船载遥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
“雪龙”号于1994年开始执行中国的南极考察任务。“雪龙2”号交付于2019年,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四代极地科考破冰船,技术水平更先进。从破冰能力上讲,它能达到1.5米破冰和0.2米的雪,比“雪龙”号多0.5米。
“雪龙2”号船头和船尾都有较厚的钢板,保证了它破冰雪的能力。另外,“雪龙”号采用燃油发动机驱动,而“雪龙2”号是电驱,燃油发动机发电。
房吉闯告诉记者,“雪龙”号上的空间更大,包括甲板和船员的房间。
他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职责是规划与重大项目管理,曾参加过第38次和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其中一次乘坐“雪龙”号,另一次在“雪龙2”号。两次考察下来,他对这两艘船的情况了如指掌。
资料显示,“雪龙”号总长167米,宽22.6米,排水量2.1万吨。“雪龙2”号总长122.5米,船宽22.3米,排水量1.4万吨。
可能大家对数据没有概念。我们从另一角度解释一下,“雪龙2”号有10层楼高,甲板以上有6层,以下4层。
“雪龙2”号的续航能力为2万海里,这个数字接近地球的周长21600海里(约4万公里)。也就是说,“雪龙2”号一次出海不间断航行大约可绕行地球一圈。
在茫茫的大洋中,甲板就是船员们日常散步、锻炼的场所,船舱内的房间就是科考队员生活起居的活动空间。在船上,每一寸空间都显得格外珍贵。
深蓝色的海水,淡蓝色的浮冰,红色的雪龙号。
房吉闯记得,在船上远望企鹅的场景。数量成千上万,它们在陆地上行动笨拙,在海里却能像鱼一般跃出水面,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浓烈的气味,即便是在船上也能闻得到。
房吉闯负责带着记者参观“双龙”。
尾甲板作业区,我们一般做鱼类调查、资源调查。我们从这里放网,捕鱼捞虾。他指了指船尾说,这些集装箱里装满了网具。
向前,这里是中甲板作业区。这是一个采水装置,它有24根管道,通过缆绳投放到海底最深处。通过导电率、深度、温度等探测仪,测量不同水层的水质变化。记录诸如化学元素、叶绿素、各种生物含量等信息,来做实(试)验。
房吉闯介绍说,通常我们会打开侧门,通过轨道将设备推到船体外面,从侧舷将设备放入大洋中。
这个是月池,在极地作业时,经常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在海冰密集区,大风大浪吹动海冰与船体摩擦碰撞,极易割断调查设备上的缆绳。这时月池就要发挥作用了,这是船身上的一个竖井,从甲板直通大洋,可以将设备从船体内部直接放入海底,减少风浪和海冰对调查作业的干扰。
下潜装置,从水下向上看,光在船底的圆洞形成一个“白月亮”,故被称作“月池”。
沿着船舱向前再右转,这里是实(试)验区。
我们在尾甲板和中甲板采集的样品,拿到这个实验室来做实(试)验。
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一个个实验台。房吉闯告诉记者,等到作业时,整个台面上全是各种仪器。他指着眼前的通风橱、清洁操作台说,很多陆地上的实验室都很少能达到这种级别。他强调,“雪龙2”号的科考能力是非常强的。
船上的一切很容易将他带回那些时光。
南半球的夏季时,南极的温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大概零度的样子。
那里也并非生命的禁区,除了企鹅,还有偶尔浮出水面的鲸鱼和盘旋在船尾的信天翁,偶尔在浮冰上还能看到海豹的身影……
与实验区对着的是物理实验室,又叫干实验室。这里不涉及样品,船上所有走航设备、自动观测设备都集成在这里控制。这里可以控制船上任意设备的关停和数据采集。
有时,科考队的会议也在这里进行。这里的三块屏幕,可以接入船上所有观测设备的数据。
下船、再登船。房吉闯带记者登上了“雪龙”号,在船尾甲板上停放着一架卡-32直升机。
他告诉记者,考察队共有三架飞机,其中一架固定翼飞机,两架直升机。这架卡-32运载能力强,能到达5吨,但抗风能力较弱,主要承担货运运输工作;另一架直升机抗风能力强,但运载能力较弱,主要承担人员运输工作。
房吉闯透露,此次考察还携带了两架国产直升机AC311和AC312型,考察中将测试两型直升机在南极气候条件下的性能。
在“雪龙”号上兜兜转转,记者再次见到了吴师傅,他刚刚结束北极考察任务归来。
记者上次见到他是今年四月,雪龙号刚刚结束第40次南极科考,抵达青岛。那时,我们品尝了他的厨艺,听他讲了南北极见闻。
我们约定,等这次回来,再听他讲讲在考察路上的新故事。
今年是南极科考第40年。11月1日,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启航,续写南极科考的中国故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