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党建引领河湖管护,共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在阿坝州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场以党建引领河湖管护的绿色革命正悄然兴起,为这片土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描绘出一幅崭新的画卷。
“党建红”守护“河湖清”
近年来,阿坝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河湖长制+党建”模式,推动“党建红”与“河湖清”深度融合,让河湖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阿坝州1590名党员河湖长积极投身河湖保护工作,他们既是宣讲员,又是清洁员,还是监督员,累计整治河湖生态问题800余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这些河湖卫士中,若尔盖县唐克镇白河社区支部书记、阿妈啦黄河巾帼护河队队长张慧玲脱颖而出,成为河湖保护的标杆。2022年,张慧玲以其卓越的贡献被评为全国“最美河湖卫士”,成为阿坝州河湖保护工作的亮丽名片。
“解放模式”注入新活力
2022年,四川省在河湖长制的实施过程中,创新性地开展“解放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等方式,实现河湖管护的全面提升,为全国河湖长制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2023年2月,四川省河湖保护和监管事务中心与阿坝州、汶川县水务部门,三江镇机关和乐活村党支部五级联动,结为共建单位,合力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此举标志着阿坝州深入推广“解放模式”的序幕正式拉开。阿坝州13县(市)以乐活村为起点,健全村级管护队伍,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966个有河湖管理保护任务的村(社区)已全面完成“解放模式”推广,为河湖管护注入新活力。
“微网实格”精细化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河湖治理效能,阿坝州积极融入“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模式,探索从粗放式网格化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
结合当地实际,阿坝州对全州河湖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评估,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将河湖管理保护任务细分到每一个村民小组,建立起一张覆盖全州的河湖管护网络。
每个微网格内,至少有一名“村组干部+河道管护员+生态义警”组成的网格员团队,他们像河湖的守护者,共同承担起巡河、宣传等职责,构建起“河湖长牵头、网格员支撑、流域化推进”的管护体系。
这些网格员不仅是河湖的守护者,也是信息的采集者和问题的解决者,通过日常巡查和群众反馈,迅速发现并上报涉河湖问题,展现了快速响应、精准治理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成功阻止河道违法采砂行为2起,展现了快速响应、精准治理的工作机制。
阿坝州还致力于实现网格内的闭环管理,通过完善网格发现报告-网上分流移交-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一站式办理、一条线贯穿、一张网兜底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事件全网联动,推动河湖长制“微网实格”工作走深走细走实,见人见事、见底见效。
“生态警务”筑牢绿色屏障
阿坝州在《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的指引下,创新实施“熊猫家园,生态警务”,以“警察蓝”守护“河湖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河湖管护的“铜墙铁壁”。
据悉,阿坝州在建立生态总警长、生态副总警长、生态警长、生态警员“三长一员”四级公安生态保护队伍的基础上,整合乡镇干部、村组民兵、河道管护员、生态公益人士等力量,组建21支生态义警队,常态开展巡河和河湖保护知识宣传,及时查处非法捕捞、乱采乱挖砂石、占用河道等违法行为。
通过科技赋能,阿坝州充分发挥生态警务“数据一站共享、科技手段一键共用”的优势,借助天网、雪亮、视觉运算等公安资源,以及林草监控系统、卫星高分遥感监测等信息资源,运用图巡防控、信息研判、无人机巡护、高清卫星等科技手段,有效解决河湖巡护手段单一的问题,为第一时间解决河湖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借助红原高僧大德宣讲团、阿坝摩托车(马队)宣讲队、若尔盖草原星法治宣传队、金川支客师宣传队等群众熟悉的力量,在寺庙、牧场、河岸边、婚礼现场等群众熟悉的地点,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宣传河湖保护知识,让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下一步,阿坝州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优化河湖管护体系,创新河湖管护机制,提升河湖治理效能,把每一条河湖都建设为人民心之所向的幸福河湖,奋力谱写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阿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