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温度”更加可感可触可及 丰台全力打造安全城市品质生活
中国网讯 记者在“遇见丰台·众汇京彩”——2025年丰台区“两会”系列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丰台区聚焦“七有五性”,在三道工程、金角银边、生态环境、养老保障、基础教育及卫生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众多进展,如创新设立“民生项目池”清单,443项任务全部完成;上门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惠及11.48万人次;新增养老助餐点100余个;新建校数量7个,新增中小学学位7200个,新增中小学学校数、学位数均居历年之最;14.8万余个车位实施动静态数据接入;全区在册公园数量达116家,位居全市第一,新增绿化景观372亩……
改善民生 丰台从“一老一小”开始
2024年,丰台区聚焦民生问题,以“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等“七有”目标为基础,以“便利性、宜居性”等“五性”需求为切口,推进众多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区域居民生活质量。
“一老一小”关系民生之重。丰台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彩霞介绍,丰台区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51.9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36.9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约6.3万人,失能失智老年人超过3万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是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
“2024年,我们将养老服务作为最重点的工作来抓,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便利性、可及性。”杨彩霞说。据了解,2024年,丰台区完成了11个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指标,推进区、街、社区三级养老供给体系建设,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助餐点103个,目前,丰台区备案运营的养老助餐点达到228个,2024年助餐点累计服务31.8余万人次。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为1万余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个人清洁等四项基本服务,服务签约率达到99.4%,辐射35.2万余人次。
同时,持续推进“百岁老人幸福工程”项目,为370名百岁老人(98周岁以上)建立服务档案。此外,还依托养老家庭照护床位项目,为300名重度失能老年人进行居家环境改造。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纳入国家试点,建立全市首个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信息平台,对全区近1.6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信息摸排、上门探访。建设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了区、街、社区、服务商、老年人的五级智慧平台应用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监管效能。
“方庄把助老服务做到了老人心坎里。”对于丰台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窦友章也深有体会。他说,比如方庄芳华里养老社区,之前是一个闲置了30年的电影院,如今,它不仅是养老机构,还是一个免费开放的老年文化生活中心。院内公共区域是开放的,“我经常来这练练书法,看看电影,跳跳操,做做非遗手工”。“还有每年重阳节社区都会为老人们免费提供一顿‘温情老年餐’。”窦友章说,社区搭了一个平台,让老街坊们欢聚一堂,让老年人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他感慨道:“这些举措让我对‘老老年’生活有了信心,我不再惧怕老去。”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对于“小小孩”的关注,同样是公共服务的工作焦点。记者了解到,2024年,丰台区扩增幼儿园普惠性学位1920个、托育学位640个,以此满足群众就近入学、照顾孩子的需求。总托位数达到5371个,其中普惠托位2750个,让家庭享受“有得托、托得起、安心托”的托育服务。
强建基础 全力提升区域教育医疗水平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生活便利,保障周全,医疗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民生基础。提高医疗教育服务水平,也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2024年,丰台区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强基工程”,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位居全市前列,居民健康素养指数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100%,接诉即办区级综合成绩达到99.25分,卫生健康工作整体走在全市第一方阵。
丰台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卫生健康委主任牛仓林介绍,“强基工程”实施以来,北京口腔医院、丰台医院全新亮相,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卢沟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社区中心全面开诊,卢沟桥街道、玉泉营街道2家政府办社区中心完成挂牌。位于北宫镇、蒲黄榆、青塔街道的老年护理、中医、医养结合等4家诊疗中心顺利运行。另外,血透、康复、眼科3家诊疗中心也即将落成,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目前,分级诊疗成效显著,丰台区综合医联体合作关系达到117个,同比增加33%,上级医院向下转诊10万余人次,下级医院向上转诊4万余人次,我们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8家医院完成114直连、医保移动支付扩面工作,8家医院完成检查结果互认、电子病历共享,24家医疗机构完成电子票据改造,切实改善居民就医体验。”牛仓林表示。
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就医。而基础教育领域的“强基工程”,则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丰台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介绍,2024年,丰台区新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7所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7200个,新增中小学学校数、学位数居历年之最。新办丰台区科技中学、丰台八中等4所高中,全区高中学校增加至25所。此外,学前教育公办比率由年初的46%提升至50.54%。
“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改革中,丰台区进一步完善学区与街镇的联动工作机制。新组建钱学森中学、第五实验学校等4个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数量增加到21个,覆盖全区中小学法人单位总校数的80%。争取市教委批复‘初升高’集团直升指标501个,占全市直升总指标比例的五分之一。”杨晓辉说,“丰台区还组建了区教育发展理事会,研究实施区级家校共育课程,确定76所区级课程实验校;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面向全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宜居宜业 生活在花园般的城市中
丰台区是北京市在册公园最多的区,也正在积极探索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2024年,丰台区举办“花园城市建设大会”,发布《丰台区花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开启了花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
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媛媛介绍,2024年以来,丰台区以“首都绿色客厅、京南锦绣花城”为目标,发布了多项助力政策,推动城市生态底色更加靓丽、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目前,全区在册公园数量达116家,位居全市第一,打造草桥、丰台科技园区2处特色花园式街区,建成10条城市画廊和5条林荫路。高标准实施丽泽商务区绿化景观建设,2024年新增绿化景观372亩。丰台区还发布‘丰台区赏花地图’和‘丰台区义务植树地图’。2024年丰台区举办植树活动600余场,参与人数超5.2万人,新植树木10万余株。”孔媛媛介绍,“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成总面积达9320亩,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和丽泽滨水公园二期景观对外开放,成为了都市居民休闲打卡的新去处。”
绿色生态是资产也是资本,丰台区生态经济的模式成效正在逐渐彰显。成立全市首个花卉苗木数据资产创新实验室,与全国8个城市成立“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2024年全年,丰台区销售盆花5400万盆、鲜切花1.15亿枝,还打造了全区第一家示范性样板保障性苗圃,形成集种植、培育、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孔媛媛说。
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城市环境治理的进步。比如在太平桥街道,设施老化的休闲广场经过改造,变成了集体育运动、文化休闲、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公园式广场。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苏爱军介绍,2024年,丰台区持续推进金角银边、三道工程建设,完成83处金角银边建设和17处三道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口袋公园、体育设施、文化活动场地、停车场等,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同时,完成25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推进9条道路19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工作,完成84个老旧小区管线改造和42栋楼老楼加装电梯、地下管线改移工作。
“在道路交通方面,丰台区还不断推进道路建设,8条断头路成功打通,13条道路正式通车,交通更加便利。”苏爱军说,“同时,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新增停车场20处,停车位2579个。完成错时共享停车场32处,共享停车位1804个;强化智能赋能停车管理,对678个备案公共停车场148753个车位实施动静态数据接入。”
未来城市 家园正在变得更美好
放眼未来,2025年,丰台区还将实施多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区域内民生的改善和提升。在园林绿化方面,将启动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三期)、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一期、二期)配套建筑项目建设,加快5条城市画廊和1条林荫路建设,持续举办“2025家庭园艺嘉年华暨年宵名花进北京”等活动,打好花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做大花卉交易平台,推动传统花卉市场转型升级,支持电商平台做强做大,不断开拓花卉产业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苗圃经济和观鸟经济,稳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动发展。
在城市治理中,将继续对120条背街小巷开展环境精细化治理工作。加快推进63处桥下空间、4200处城市家具整治,让城市角落焕发新机。梳理公共建筑类停车资源,结合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项目计划新增1800个共享车位,还将新增常用车位5000个。
2025年是卫生健康“强基工程”收官之年,牛仓林表示,丰台康复医院一期工程将在2025年开工,还计划建成花乡街道、五里店街道、卢沟桥街道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血透、康复3家社区诊疗中心,同时开发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
在教育领域,将加快河西、花乡等区域新学校建设,在部分学校开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综合改革试点,完成社区办园点分类治理工作。
在推进养老服务提升中,丰台区将进一步推广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信息平台建设,新建5个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力度,建立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点单式”服务机制,为1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许许多多的改变,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有新鲜感受。2024年,窦友章还在芳华里养老社区楼顶的空中花园认领了一块“一米菜园”,他种了西红柿,收成特别好。2025年的春天,他想着,可以多种一点儿别的蔬菜,就像这座城市的发展一样,更丰富、更多样,也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