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专列上听民声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春节过后,各地不少务工人员踏上返岗之路。记者近日在甘肃省定西市搭乘务工专列,与务工人员畅聊务工变化和新年期盼。
上午10时左右,户外温度低至零下10摄氏度,在定西北站的站台上,530名务工人员有序排队上车,登上了前往青岛的免费务工专列。十个多小时后,他们就将在千里之外的黄海之滨开始新一年的奋斗。

这是2025年甘肃发送的首趟返岗务工专列,也是定西市连续第五年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护航务工人员返岗工作。
安放好行李的务工人员陆续就坐,有些还拿出自家制作的点心、果脯给大家分享,车厢里被带着西北方言的欢笑声与交谈声“塞满”。
来自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的张丽琴,和爱人、两个孩子一同踏上了这趟务工专列。“今年是我们在青岛务工的第16个年头,这是第一次乘坐务工专列。”张丽琴说。

谈及务工多年的经历,张丽琴对越来越完备的就业保障感触最深。15年前,她和爱人第一次踏上外出务工的旅程,最担心的是家中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那时候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比较困难,也不想让孩子留在老家。为了孩子上学问题,我们一度想要放弃外出务工返乡回家。”张丽琴说,没过几年,青岛市陆续加大了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力度,逐步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问题,解除了后顾之忧。
“现在就业保障做得很好。”听到我们的谈话,同车厢的颉华也加入进来。“我在青岛一家制造企业务工,员工普遍享受五险保障。”颉华说,不止如此,当地劳务部门的就业保障措施也很贴心,春节返乡前,他还在车间上班的时候,就收到了当地劳务部门发送的新一轮就业岗位信息。

“岗位的数量和质量都很不错。”在青岛务工第三年的张虎说,进入腊月以来,他所在的乡镇推送了数次岗位信息,比往年明显增多,并且岗位月薪多数在5000元以上。
“现在务工的政策好,春节前就有乡镇干部到家里询问务工意愿,不仅推荐就业岗位,还有免费务工专列,没想到每人还领了一个大礼包。”第一次前往青岛务工的吴淑梅说,大礼包里有方便面、水、面包、充电线、洗漱三件套等物品,每位女同志还有一份女士护理暖心礼包,让她心里暖暖的。
越来越少的后顾之忧,让越来越多务工人员有了更多扎根他乡的条件与动力。近几年,张丽琴家、颉华家均在青岛买了房。虽然定居青岛,但考虑到家中老人年纪大了,每年春节他们还会回老家过年。
跟随专列同行的定西市劳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忠义介绍,自2021年以来,青岛市累计帮助定西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12.3万人次,岗位量增质优、青年劳动者增多、就业趋向稳定是定西务工输转工作的最新特点。
时近正午,有的人已经沉沉睡去,有的人还在兴奋地打量窗外景色。这列满载希望的列车不断向前。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