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进委员:进一步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也得到了多位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对我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提出了重要建议。王先进认为,通过总结并深化自动驾驶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持续拓展创新应用场景,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关键。
王先进表示,自动驾驶作为汽车工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热点。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
此前,作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萝卜快跑已安全行驶超过1亿公里,为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试点运行为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要实现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还需解决一系列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
他建议,首先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自动驾驶,为规模化应用留出更大的增量空间。在保障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持续增加车辆投放量,可以参考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通过设置量化目标的方式平衡发展与行业稳定的关系,建立与新产业相匹配的新型管理制度。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也能为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王先进进一步表示,持续拓展创新应用场景对于技术走向成熟至关重要。我国拥有复杂多变的交通场景和路况,这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他提议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进入核心城区、规模化部署,甚至实现城市全域开放,以帮助技术在实际环境中不断迭代优化。同时,他也建议在公务用车领域先行先试,如推广自动驾驶研学和旅游用车等,以此加强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面对自动驾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王先进呼吁加强统筹指导和机制化解决。他认为,需要进一步发挥产业部委的主导作用,建立机制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协同相关部门体系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合力。此外,还应积极协调、调动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力量,为自动驾驶发展创造积极、包容的舆论环境,引导公众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凝聚社会发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