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落江淮,浊浪滔天。在灾区采访,节奏像洪水激流般紧张。可就在不经意间,记者常常被一些平凡的故事打动。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年龄不同,角色有别,处境各异,却因直面艰险而展现了共同的精神气质。与他们相处,总让人内心多出一分勇气和温暖。洪水再大,终会退去。然而,因坚守、抗争、搏斗而生的精神烙印,却会长久刻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恰如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上穿越岁月的那一圈又一圈年轮。(本组稿件文字记者:吴晓凌、何雨欣、陈尚营、詹婷婷、杨玉华、肖磊涛、林晖、吴锺昊、陆华东、朱国亮、周畅、张紫赟、朱青、汪奥娜)
张雯雅5岁,特别爱笑。在安徽桐城孔城初中的安置点里,她结交了新朋友,起初的恐惧和失落已经被笑脸所代替。一棵树萌芽,第一轮年轮,来自感受世界第一次干湿交替、寒暑变迁。这个夏日,孩子们有了人生第一次有关洪灾的记忆:看不懂爸爸妈妈的焦虑,而安置点里的新朋友都很有趣。也许,直到多年之后,成年的他们再次触摸人生起步的年轮时,会真正读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对天灾的态度:无论多么艰难凶险,始终顽强坚守。
上图:7月7日,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孔城初中受灾群众安置点“10后”的张雯雅面对记者镜头露出了笑容。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摄下图:7月6日,江苏无锡宜兴官林镇,3岁的王天赐在当地安置点之一官林镇中心小学教室里和家长玩耍。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