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膏方博物馆收藏了诸多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珍贵药具,为了收集这些文物,中膏集团创始人曾凯等人煞费苦心。他们历时9年,足迹遍布16省,共收集和中医膏方相关的文物1500余件,展品有清代膏方木刻板、清代医用黄花梨算盘、清代医用象牙戥子、民国药用杵臼、清民国药用铁研船、清代细贵药材铜制铡刀、清代铜制膏方挂旗工具、元代紫釉香薰炉等。
曾凯告诉记者,中医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对中医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情怀。膏方文化是中医文化的一个结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今后,膏方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希望人们在膏方博物馆可以看到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
走进展厅内,一则落款为“涤生曾国藩”的题词首先映入眼帘。题词内容为:“祖德宗功千载福泽,子承孙继万年蒸尝。”这是曾国藩为好友曾德生所办的医馆所题。曾德生医馆的创始人曾传德,字德生(1809-1888年),清道光年间人,是曾子第七十代嫡孙。曾德生师从名医崔建庵,研制中医药膏方,寿人济世。崔建庵曾赠送给曾德生手稿真迹《妇科宗主》,传承至今,也收藏在膏方博物馆,中膏集团创始人曾凯为曾德生医馆膏方第七代传承人。
在博物馆的1号展厅内,一只造型精美的清代宫廷服用膏方罐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古代能工巧匠的工艺之精妙,可窥一斑。中膏集团创始人曾凯亲自解说,膏方出现于秦汉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清代膏方属于宫廷御用,备受达官贵人青睐。晚清时,由于贸易和物流的发展,配置膏方所需的药材能够在全国流通,膏方才开始在民间流行。
随后,曾凯指着清代阿胶进贡手折子解释道,手折子是清朝时进贡者进入皇宫午门的特殊“通行证”,內里的方格内可放进贡礼单。阿胶在膏方的制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无胶不成膏”。东阿县是阿胶的原产地,建国后,我国的历版药典都明确规定阿胶要用驴皮熬制。中膏集团拥有专属养驴基地,每头驴的耳朵上都戴着黄色的标牌,这相当于驴的“身份证”,用于阿胶原料驴皮溯源。东阿黑毛驴驴皮是制作阿胶的最佳原料,熬出的阿胶颜色乌黑,透如琥珀,符合上乘阿胶的标准。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产业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曹东义教授对膏方博物馆的建成大为赞赏。他兴奋地说:“水火既济结成膏,药食同源养气血。在膏方博物馆内徜徉,静感中医的博大精深,仿佛穿越于千年时空,和古人进行对话。”他还指出,“膏”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作用,中医的膏方就是润泽人体的流膏,通常用于慢性病的调养。膏方文化作为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千年,享誉万家,它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精神。膏方博物馆在道地阿胶的产地——东阿建成,有助于唤醒阿胶的历史记忆,让大众了解膏方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养生文化,将阿胶文化、膏方文化植根心灵。(图文/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