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别让孩子陷入贫困代际传递——我国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观察[组图]

发布时间: 2015-12-03 08:00:05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佳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别让孩子陷入贫困代际传递——我国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观察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合村,一名小女孩在自家门前写作业(9月25日摄)。

11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一个“老难题”,不仅关系到未来五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更是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治本之策。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仍有诸多难题,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贫困群众还在艰难求索……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11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一个“老难题”,不仅关系到未来五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更是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治本之策。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仍有诸多难题,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贫困群众还在艰难求索…… 

“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读书”

上联: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捷报频传

下联:灯下学子勤学苦练求金榜题名

横批:不曾忘记

——在广西都安县高中一间教室门口,记者看到这副对联。

都安是广西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到处是石头山,田土稀少,俗称“九分石头一分地”。“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这里许多百姓都认这个理。

都安高中教师韦喜凤说,学校近40%学生是贫困生,为摆脱贫困,孩子们读书非常刻苦。去年,这所县城高中10人达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本上线率超过20%,一度引发轰动,都安高中也成为广西“名校”之一。

身高不到一米六的韦红牡腼腆、寡言。不久前的段考,韦红牡全年级排第10名,班主任梁瑞权说,按现在的成绩,韦红牡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时间又到月初,她的生活费还没着落。

在都安县大兴乡国隆村,记者见到韦红牡54岁的父亲韦冠时,他正扛着锄头回家,盘算着跟谁再去借钱。家里欠下的2万多元债务,对于这个深山里的贫困户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走进韦冠家的木瓦房,只见几张桌子、2盏灯泡,还有乱堆着的玉米梗和木柴,全家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家里养了10只羊、4头猪和1头牛,种了1亩多玉米。

他借的钱,全花在4个女儿读书上。“老大读高中,老二和老三读初中,老四读小学,她们光生活费每月就要1000多元。”

生活的压力,让韦冠夫妻俩喘不过气来。女儿成绩优异,是他们最大的慰藉。韦冠的右眼已视力模糊,为让孩子读书,夫妻俩省吃俭用、四处借钱,从未让一个孩子辍学。

“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读书。孩子也争气,干完农活总看书到半夜。”妻子蒙凤琴眼圈一红,流下泪来,可抹完眼泪,她又坚定地说,我们这辈人穷怕了,不想孩子们再穷。“最好四姐妹都能读书离开大山。”

在很多贫困地区,都有为送孩子求学而备尝辛酸的故事。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石楼县等地,就出现不少家长“陪读”现象。

43岁的郭秀林已头顶白发,石楼县龙交乡的这位农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很多。为让小儿子“读书读出去”,从幼儿园开始,便下狠心将孩子送到县城,和丈夫打工并“陪读”,一家人租住在县城周边一座山坡上的民房里。

郭秀林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给小儿子做好早饭,陪他去四五里外的学校上学,然后赶到县城一家烧饼店打工,中午再跑七八里路,回去给孩子做午饭。天色将黑时,再接上儿子回“家”。

这样周而复始的艰辛生活,郭秀林已过了七年。

1   2   3   4   5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