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世界临终关怀和缓和医疗日 谈生命本质与死亡尊严

发布时间: 2016-10-09 19:46:0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虹霖  |  责任编辑: 李虹霖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图为论坛现场

中国网10月9日讯 世界缓和医疗/安宁疗护(中国2016)北京论坛于10月8日举办,旨在通过对“生命本质与死亡尊严”的探讨,加深大众对缓和医疗/安宁疗护的理解。

据了解,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临终关怀和缓和医疗/安宁疗护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导的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安宁疗护联盟(WHPCA)自2004年发起,已获得77个国家相关组织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今年的官方主题是“生命之庝,未必发生”。

图为论坛嘉宾合影

什么是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也被译为舒缓医疗、安宁疗护、姑息治疗,于1967年在英国发端,针对患有不可治愈性疾病、终末期慢病或濒临死亡的患者,不以治愈为目的,而是通过预防和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尤其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疾病相关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1990年,“缓和医疗”正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面对死亡?

医学的发展与进步,让公众对疾病诊治水平的期望度越来越高,而实际上,医学因自身的局限性,当前并不能实现“包治百病”,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到生命的终点。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宁晓红介绍,生命将尽的病人通常会被动地接受“过度治疗”,有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以及心脏按摩、气管插管、心脏电击、心内注射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措施。

在宁晓红的经验中,很多人认为尽孝是“多活一秒也行”,是“不能说出真相”。她说,遗憾地看到,一些患者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状态,把本该去道谢、道歉、道爱、道别的宝贵时间,用在了痛苦的插管、呼吸机上。

“在医疗的尽头,如何面对死亡?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原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刘瑞祺认为,缓和医学说到底是个移风易俗的医学。“要把医生从匠人的心态解放出来。培养对人的关心,而不仅是对瘤子的关心。”

世卫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有三: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缓和医疗既不让末期病人等死,也不建议他们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减少“活受罪”,“走”得温暖。

是否选择缓和医疗?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颇为豁达,在书中写道,“如果我必须通过吸管进食,并且没有复原或恢复行动能力的可能性,那医生就应该替我去除吸管,让我能迅速地辞世”。

作家巴金最后的6年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周围的人对他说,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巴金不得不强打精神表示再痛苦也要配合治疗。但巨大的痛苦使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还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韩铮铮讲述,43岁的病人党女士坚持要撑着活下去。“她的疼痛评分很高。院子里路不平,她稍微颤了一下,我就看到他的表情特别痛苦,她一直闭着眼睛,说不出话,而且阴道和直肠都漏穿了,从阴道里流大便,即使这么痛苦,还是为了看到孩子考上大学而活着。”

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目前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方的普遍做法是,推广“生前预嘱”,让病人自己选择生存和死亡的方式,尽量少些痛苦,平静而自然地离去。生前预嘱则指人们在健康或者意识清楚时,先行考虑自己在濒临死亡、或者处于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下,谁来替自己做决定,接受哪些方式的治疗,并签署相应文件。“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和“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的创办人之一罗点点认为,根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维护了患者的尊严,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