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何镜堂作品巡展北京站开幕 探索和回应激变的中国

发布时间: 2017-05-26 14:34:1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佟静  |  责任编辑: 佟静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图为何镜堂院士在开幕式上发言。


中国网5月26日讯(记者佟静)5月25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何镜堂建筑国内巡回展览第二站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堂开幕。

此次巡展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院士联谊会承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建筑学会特别支持。

展览开幕式现场迎来多位院士、大师、知名学者及相关业内人士。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中国工程院二分局局长高中琪、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哈佛大学杰出教授Peter Rowe为此次开幕式致辞。

北京大学林建华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高度评价何镜堂院士及其团队的实践成果。他认为,何镜堂院士的思想和作品是对处于激变的中国的探索和回应,希望此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展览能够对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高中琪局长在致辞中指出,何镜堂院士的作品以其深度启迪人,以其精度感动人,特别是两个代表性项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两个作品所展现的时代结点,正好是从何院士出生的那个时代一直到现在中国历经的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也展现了中国从一个悲惨苦难、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篇章。

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认为,何镜堂院士的巡展将中国建筑的思想理论传播出去,这是世界了解中国建筑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潮流中的一次重要发声。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院长Peter Rowe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1998年与何镜堂院士的首次交流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而后,他以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厂民族宫、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馆为例,指出这些项目真正的卓越之处在于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非同寻常的结合,在概念上回应了用特定主题来标记“事件”的要求。何镜堂院士和他的团队坚定地拒绝将建筑从更广阔的文化和地方传统与遗产中切割开来, 正是何镜堂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才标记了如此值得铭记的重大事件,如此令人瞩目、引人入胜。

何镜堂院士在开幕式上对北京大学和到场嘉宾表示感谢。他表示,当今处于激变的中国城市,无论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建筑师处于一个创作的黄金年代,但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机遇和挑战并存。多年来我在繁忙的建筑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理解建筑的本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创作思维方法,我将其总结成"两观三性"的创作理念,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以此指导创作实践。

何镜堂表示,“建筑创作还需要有一批敢担当、能创新、有激情的设计人才。根据建筑学科的特点,我延伸了我的导师夏昌世先生等老一辈岭南建筑大师的教育思想,逐渐形成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建筑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设计骨干,取得了一些成果。”他希望与大家交流,聆听大家的指导、与大家共勉,共同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新道路而努力。

此次展览通过展示精心挑选的十四座建筑,包含博物馆、纪念馆、大学校园、旧城改造等,展现了何镜堂院士及团队在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特征以及时代背景下建筑创作中的思考。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坐落于东部大都会上海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又有在中国南方澳门特别行政区内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既有位于四川连绵山地之中的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又有处于南京城市核心区域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既有为重大事件而设计的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又有以社区居民生活为核心的旧城改造,以及何院士团队日常工作所使用的空间——它呈现了建筑师的精神家园……展览从设计理论、团队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等三个角度,结合创作实践作品深入详细地梳理解读何镜堂院士及团队多年以来实践、研究与教学的心得与体会。

1   2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