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大桥 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1-14  发表评论>>

鸭绿江大桥 “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组图]

屹立在鸭绿江上的中朝友谊桥(前)和断桥(后)。 中国网 杨佳 摄影

鸭绿江大桥位于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之间的鸭绿江上,横卧着的两座大铁桥,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为上桥和下桥,这就是人所共知的中朝友谊桥和断桥,丹东的现代和当代历史与这两座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下桥与上桥分别于1909年和1937年由英国人和日本人主持修建,原本均为铁路桥,1943年下桥建成后该桥改为公路桥。下桥桥长946米,桥面宽9米,1951年把复线铁路拆去一股改成公路,变成铁路、公路两用桥。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这两座桥共同承担起人员和军需物资的供应运输任务,先后有240万志愿军将士从这两座桥以及上游的吉安桥和几个渡口赴朝作战。1950年11月,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的桥梁等交通要道进行地毯式轰炸。鸭绿江下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的8孔桥梁全部沉入江中。上桥朝方一侧铁轨被炸,桥梁移位。安东铁路局组织200余人冲上江桥用装满沙石的沙袋修筑临时桥墩,搭建枕木桥垛,使上桥得以修复,被誉为“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从鸭绿江大桥凯旋回国,而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包括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则长眠于朝鲜。战争结束后,朝方将下桥所属的6孔铁桥残骸拆除。而中方所属的残桥,带着累累弹痕,完整地保存下来。 1990年10月25日,中朝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将上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2001年,中宣部命名鸭绿江断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该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新闻
·“90后”驻守我国东大门[组图]
·辽宁丹东港吞吐破亿吨 将建成北黄海第一矿石码头[组图]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向志愿军烈士墓献花圈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责任编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