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大梦敦煌》国家大剧院供图 摄影凌风
中国网讯 8月4日晚,兰州歌舞剧院舞剧《大梦敦煌》亮相国家大剧院。黄沙漫漫的西北戈壁,四野苍茫、天地旷远。时光倒流回古代,一段青年画师莫高与将军之女月牙的传奇爱情故事就此展开,一场远在天边的敦煌大梦用舞蹈熔铸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带给观众至纯至美的视听飨宴,同时也为国家大剧院第二届“泱泱国风·舞动经典——中国优秀舞蹈作品系列展演”成功闭幕。
《大梦敦煌》是兰州歌舞剧院历经两年艰辛创作完成的一部敦煌题材的大型舞剧,由著名导演陈维亚出任总编导,张千一作曲,赵大鸣、苏孝林编剧,高广健担任舞美设计,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创立百年之际,于2000年4月在北京成功首演。17年间,该舞剧已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近1200场,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化部“文华奖”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多个国家级荣誉,2016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陈维亚导演高擎敦煌文化这颗明珠,将其间最负盛名的莫高窟和月牙泉加以人格化处理,演绎成一段柔肠百转、气荡挥泪的爱情故事。自中原西行的青年画师莫高,怀揣绘有“飞天”的画轴,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与大将军之女月牙邂逅坠入爱河,却遭到大将军反对。大将军逼月牙在王公巨贾中招亲,月牙星夜出逃与莫高在洞窟中相会,遭追兵围堵。在血与火的较量中,月牙为救莫高献出生命,化成一泓清泉;莫高以泉润笔,在巨大的悲怆中完成了艺术的绝唱。此后,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代不涸。为展现这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舞剧《大梦敦煌》的舞蹈编排匠心独运,群舞表演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男女主人公技巧高超、唯美动人的独舞、双人舞段落形成鲜明对照,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作曲家张千一巧用筝、埙、琵琶、箫管等传统乐器,使苍凉、寥廓、雄浑、粗犷的主题音乐得以强化,极大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有着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效果。高广健的舞美设计,为舞剧赢得“可移动的敦煌”的美誉。舞台之上,大气磅礴的千佛洞窟、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千手千眼佛、漫漫飞天舞,舞者与舞台布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其构图之精巧,布局之美妙也彰显出和谐之美。
随着舞剧《大梦敦煌》的成功上演,国家大剧院第二届“泱泱国风·舞动经典——中国优秀舞蹈作品系列展演”也正式落下帷幕。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的这一舞蹈艺术板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挖掘,通过这一平台,使舞蹈艺术作品成为涵育美德善行、延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资源,同时也为地方院团的优秀剧目提供了更多展示契机。自2016年首届“泱泱国风·舞动经典”之后,讲述中国故事、诉说民族情怀的舞蹈艺术作品便受到广大观众的极大青睐。第二届展演从4月30日起至8月5日闭幕,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大剧院汇聚了八台“中国制造”的多元化舞蹈剧目,苏州芭蕾舞团、中央歌剧院、宁波市演艺集团、台湾优人神鼓、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北京舞蹈学院、山西晋华舞剧团、柳州市艺术剧院、兰州歌舞剧院等来自海峡两岸的九支优秀舞蹈团队,共8台16场精彩演出,以多元化的舞台呈现展现了中国舞蹈底蕴。从生死无奈的《西施》,到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长征》途中一个个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以及“道”“艺”合一的《勇者之剑》、演绎梨园沉浮的《粉墨春秋》、如梦如幻的《大梦敦煌》、世外桃源里的《侗》寨情怀。这些剧目不仅从舞蹈题材上选自中国故事,并且在舞蹈语汇及舞美设计等方面,大量运用了中国元素。将舞蹈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现出不同地域风貌、不同风土人情的民族文化,让观众在舞蹈艺术氛围中关注传统文化,在肢体动态中感受舞蹈艺术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