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解海龙纪实摄影30年”摄影展在恭王府开展[组图]

发布时间: 2017-09-29 16:17:0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佳

 

中国网讯 2017年9月29日,恭王府影像艺术系列展之“在希望的田野上——解海龙纪实摄影30年”在北京恭王府隆重开展。

此次展览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共展出摄影家解海龙30年来创作的经典摄影作品和珍贵影像资料二百余幅。

解海龙原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创作员的解海龙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1991年,他拍摄的一系列纪实作品“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烤小手”“磨盘小学”等被刚刚成立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中并发起了著名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其中“大眼睛”苏明娟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长孙旭光认为,这是一次令我们深思的、回到摄影原点的回顾展。从一个摄影家30年的摄影实践到中国政府28年的“希望工程”,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与影像云涌纷呈的时代,解海龙的作品展现着鲜明的文献特征和人文立场。他用镜头阐释的真相、维度与深度,不仅仅是传达信息,它还使观看者从影像所透露的真相中感知社会、认知社会。他希望解海龙的作品通过恭王府博物馆这个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人们不仅看到边远落后贫困地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艰辛,看到摄影家30年所表现出的勇气、良知与毅力所带来的温暖力量,更看到28年来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变化和这片田野上的希望。

影像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记录、来自时空的跨度。策展人郑虹认为,解海龙这种以社会调查为基本方式,以影像为重点叙事手段,借助“大眼睛”的实证符号,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摄影行为,已超越了摄影艺术家和社会纪实摄影家的身份,其对贫困边远地区失学儿童生活与环境以及其他细节的密切关注和悲悯情怀,使他的影像作品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人性化的视觉记录之一,他的希望工程系列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大眼睛”苏明娟的形象,注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1月29日。

1   2   3   4   5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