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期望健康 《2017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发布

发布时间: 2017-12-29 13:29:3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杨佳 | 责任编辑: 赵娜

2017年12月28日,《2017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在北京发布,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相关政府机构负责人以及控烟志愿者出席发布会并发言。中国网杨佳摄影

    中国网讯 (记者 杨佳)“中国有着世界1/5的人口,吸烟人数占了世界的1/3,消费了全世界44%的烟草,这比第二位和第三位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现在估计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到2050年如果没有有效控制,将达到300万人每年。”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教授在28日举行的《2017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发布会上介绍了上述情况及发展趋势。他表示,“中国是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也是最大的受害国,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2017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后简称报告)是连续第九年发布。报告分别从公众期望、控烟决策、行业干扰、建言献策几个角度对全国控烟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2017年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调查显示,九成被调查者支持室内公共场所100%禁止吸烟,支持者包括95.7%的非吸烟者、80.3%的吸烟者,说明不论是吸烟还是非吸烟的公众都支持更严格的烟草控制政策。

     在我国很多地方城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工作与“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相结合,陆续出台和修订了控烟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保护公众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创建健康城市,继续向无烟城市迈进。报告显示,在我国开展无烟城市项目的城市已经有30多个,覆盖了全国20%以上的人口。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今年发生的几个控烟相关的热点事件,不论是“电梯劝阻吸烟案件”还是刚刚开庭的"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舆论形势一边倒的状况,都表明了公众希望在公众场所应该有一个无烟的环境。而公众在面对公众禁烟场所吸烟状况,不在像以前“不说话,躲开你”,而是出面劝阻,这种态度转变既是公众对烟草危害认识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也是公众对于维护健康权、支持无烟环境的一种表现。

     王克安教授,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控烟突出贡献奖”。他长期从事控烟研究工作,是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这家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发起人之一。70多岁的他,始终参与《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的编审工作。

     王克安介绍说,“目前我国的控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距离中央的一些政策,离框架公约(全国人大批准生效的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进展还是有些缓慢”。特别是在国家控烟立法层面、烟盒印制图形警示、提升烟草税价、烟草行业变相广告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凸显。

     报告针对提出的问题,加强控烟,给出了几点建议:烟草业应实行政企分开;国家烟草专卖局应退出八部委控烟履约协调机制;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并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卷烟包装必须采用大而明确、醒目和清晰的图文健康警示;持续不断地提高烟草税和烟草价格,降低卷烟支付能力;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加强烟草广告执法监管力度;将戒烟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会共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控烟教育;加强烟草成分管制及其释放物信息披露,禁止 “低焦低害”及中草药卷烟减害的虚假宣传。

     王克安教授在解析报告时表示,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明确了控烟具体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刚刚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都给中国控烟走进新时代带来了希望。

     最后,王克安表示,控烟是一项重要的健康工程,关系于民众的福祉,国家的未来。它需要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需要社会共治和资源投资,控烟是一场斗争,只有同心协力,不断克服困难和排除干扰才能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控烟国家,让我们共同努力,迈向无烟中国。

1   2   3   4   5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