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勇士战高原[图]

发布时间: 2018-02-02 08:00:0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权 葛涛 余文彬 | 责任编辑: 张若梦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平均只有内地60%的含氧量;西藏,平均气温5℃。在这片广袤的雪域高原上,有这样一群人,射击场上,他们百步穿杨弹无虚发;奔袭路上,他们不言放弃勇争第一;摔擒场上,他们纵情厮杀全力拼搏;攀登绳上,他们竭尽全力试比高低……

  他们有着同样的名字——雪域勇士。


那个和“95”后同场比拼的“80”后

  6时30分,夜幕中的拉萨还在沉睡。

  “嘟嘟嘟……”武警西藏总队区域训练基地里,三声哨音刺破了寒夜的寂静,随之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起床!几秒钟后,队员们从床上一跃而起,麻利地穿衣服、熟练地打背囊、携装具。6时40分,500名预备特战队员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齐装满员,来到集结地点。

  慷慨激昂的动员,庄严神圣的宣誓,强烈地抨击着所有队员的心,LED屏幕上的“雪域勇士”四个字在土登尼玛看来更是格外刺眼。

  “再不拼一把就老啦!” 作为预备特战队员中唯一的干部,也是年龄最大的队员,28岁的排长土登尼玛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知道,接下来的4天3夜,将是一场鏖战。

  “出征!”7点整,队员们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个科目——携25公斤装具长途行军30公里。“尽我最大努力就是!”沿途的路并不好走,还要通过数不清的炸点和染毒区,土登尼玛知道,他的年龄、体力和身体状况,都没办法和小他至少5岁的年轻队员相比。

  上午10时30分,天已大亮。终点处已有不少队员陆续到达,旁边的记分员手拿秒表,卡着每一名队员冲到终点的时间。前方不远处,一名队员背着沉重的行囊,一瘸一拐地向终点走来。

  “土登尼玛,4小时9分43秒!”

  土登尼玛知道,这个成绩只能算是中等偏下,要在以前,他可以三个小时多一点就能跑完。无奈他的左腿半月板损伤是顽疾,跑得距离稍长就会疼痛难忍。

  “还好,总算坚持下来了。”虽然体能科目吃亏,但他的综合素质非常全面。他想着:“只要熬过这一晚,返回基地后的共同科目就能把劣势扳回来。”

  当晚,按照竞赛计划,要在野外扎营住宿。谁知天公不作美,从凌晨开始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这场大雨让土登尼玛着实吃尽了苦头。由于这次的帐篷是独立的个人帐篷,可以防住小雨,但防不了大雨,土登尼玛就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帐篷里面窝了一个晚上。

  返程又是30公里,脚上的血泡已经磨破,膝盖也越来越痛,能不能坚持下来,土登尼玛心里也没底。

  “不能丢这个份儿!”土登尼玛把心一横,一瘸一拐地跟上了队伍。原想着能拐回去也是好的,不料在半途中,左脚习惯性扭伤又犯了,脚踝肿的跟馒头一样大,只能靠摆动僵直的左腿前进。

  这一摆,就是15公里。终点处,带队干部和队员们都站了起来,一起为他加油助威。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土登尼玛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他的时刻要来了。

  在接下来的共同科目和小组科目中,土登尼玛凭借过硬的技战术水平,几乎每门成绩都在90分以上,最终以第10名的成绩拿到了“勇士勋章”。


那个性格火暴的重庆辣妹儿

  寂静战场,波谲云诡。盛夏的雪域深山里,一场实战化演习拉开帷幕。爆震弹凌空炸响,发烟弹四处弥漫,蘑菇云腾空而起,一支由狙击手、突击手、排爆手组成的队伍正小心潜行……

  “隐蔽!”一声令下,特战队员迅速占据有利地形。“砰!砰!砰!”黄蓝相间的浓烟中,“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岩石的夹缝中,一名女特战队员时而通过烟雾掩护射击,时而从夹缝偷袭,已连续击毙三名“敌军”。

  “03、05掩护,我去排爆!” 火力掩护下,这名女特战队员跃身而起,迅速潜行到排爆地点,观察、开箱、剪线、分解一气呵成。“排爆成功!” 对讲机宣告演习结束后,她还没来得及拭去额头的汗珠,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她叫胡江玲,典型的重庆辣妹儿,是“雪域勇士•2017”比武竞赛中唯一的女排爆手。短暂的采访中,她的自信清晰可感。“男兵能做到的,我们女兵一样能做到!”这是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47个科目,男兵女兵都是同样的考核标准,她说,主动报名参加这次比武就是为了证明“女兵不是‘斑鸠’,而是‘凤凰’”。

  斑鸠,是一种很像鸽子的鸟。在集训期间,男兵们都认为女兵学排爆很不切实际,嘲笑她们是“没用的斑鸠”。胡江玲不争也不吵,只是学得更加用功。

  比武竞赛如期而至,早就憋了一股劲的胡江玲想要证明给所有人看。

  在前三项的排爆专业考核中,胡江玲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不出意外,前三名会稳稳地收入囊中。但“交通工具搜索爆炸物”这一科目中,她却惨遭“滑铁卢”。

  主考官李强告诉记者,那次考核,胡江玲迅速排完了第一个爆炸物,成绩为优秀。却不曾想,她在起身时厚重的排爆服碰到了旁边的椅子,将第二个爆炸物引爆,单科成绩被记为0分。

  “这爆炸物的设置也太阴了吧!”胡江玲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当场“发飙”。

  “考场上你丢的是分,战场上你丢的是命!”似乎见惯了这样的场景,监考官摇摇头对着外面喊了一声:“下一位!”

  为期4天的考核结束,胡江玲在一个科目为0分的情况下,艰难地拿到了“勇士勋章”。 这次再没人敢嘲笑她是“斑鸠”,她却躲在角落里嚎啕大哭。

  8月21日,“雪域勇士•2017”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拿到奖杯、带上勋章的那一刻,她像小女生一样甜甜地笑了。


那个不怕死的上等兵

  终点前方1000米处,雷区。

  张怀永和大多数预备特战队员一样,争先恐后地奔向终点。大家知道,提前一个名次成绩就能多加0.2分,而此时,就是超越战友的最佳时机。

  “炸点在两边,大家尽量往路中间靠!”

  话音刚落,震耳欲聋的炸点随即爆破,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令人窒息的热浪扑面而来,路上的碎石被冲击波击起,如同枪林弹雨,狠狠地砸在队员们的身上,大部分人还没缓过神,就听到对讲机疾呼:“战地医生、战地医生,雷区有人受伤,快来救援!”

  张怀永的脸上,一个长约6厘米的伤口横在左眼上方,开裂的皮肉组织清晰可见,血不停地涌。

战地医生拿出酒精棉,仔细地为他清洗伤口:“忍得住吗?”

  “忍得住!”

  “伤口太长需要立即缝合。”

  “要多久?”

  “10分钟。”医生边说边准备麻药。

  “没时间,不打麻药了,伤口已经麻了,赶快缝!”

  救护车上,不知道他是怎样熬过这八针,但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下车后苍白的脸和额头上渗出的汗。

  当他背好背囊,准备起身时,却被医生一把按住:“伤口这么长,离眼睛又这么近,你不能继续比赛,一旦伤口感染,很难愈合,甚至可能造成颅脑感染!”医生再次劝阻。

  队长安慰道:“你的机会还很多,目前伤势严重,明年再战吧!”

张怀永轻轻挪开战地医生的手,说:“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就要坚持到底!”说罢再次起身,埋头奔向终点。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受伤后,张怀永把“最好能拿到‘勇士勋章’”的原定目标改为“能参加完比赛就好”。

尽管伤口被药棉包扎,但在之后的30公里武装越野和10公里武装奔袭等科目中,张怀永的腿每迈动一步,头盔就会碰一下伤口。汗水对伤口的浸渍,让他“差点将后牙槽咬碎”。

  竞赛第4天的下午,张怀永参加了倒数第二个科目: 通过300米障碍。在翻越两米多的高板时,他因为用力过猛,导致伤口开线,当场被军医“抓”到了医疗车。

  “真是不要命!”窄小的病床上,医生给他打上麻药,准备再次缝合。而此时的张怀永,就静静地躺着,眼泪簌簌的掉。他知道,进了这医疗车,就意味着和这次勇士竞赛彻底说再见。

  “明年,我还要来!”说罢,张怀永背起自己的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考场。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记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勇士,是一种实力,更是一种精神。获得勋章后的喜悦固然令人感动,但更感动的是,战斗在海拔4000多米的忠诚战士们,为了荣誉以死相拼的坚定信仰。(作者 武警西藏总队 张权 葛涛 余文彬)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